董总正视数码性暴力新挑战  各界须严肃看待深伪照事件

董总正视数码性暴力新挑战 各界须严肃看待深伪照事件

  董总文告

   2025年4月10日

董总正视数码性暴力新挑战

各界须严肃看待深伪照事件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近日疑似有学生利用深伪(deepfake)技术制作,并兜售女同学及校友不雅照片,校方正全力配合警方介入调查,以及采取相应行动。董总高度关注此事,并向受害者致以诚挚慰问。

 

任何涉及学生身心安全与性别暴力的事件,都不应轻忽。尤其当今数码科技迅速发展,学校和社会更须高度敏感,共同防范新型态的网络性暴力。

 

董总对于受害者的遭遇深表遗憾,并与她们同在。我们鼓励受害者勇敢挺身而出,配合警方调查,也呼吁校方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学生权益与安全,确保事件秉公处理。

 

一旦发生类似事件,校方应予严正因应。尤其应有常设“︁危机小组”︁迅速反应,妥善保护受害者,并适时说明事态发展,避免不实资讯扩散。为人师表者亦应不断进修辅导与心理相关知识,关怀学生的心理发展,俾能及时发现问题,给予适当协助与辅导。

 

社会大众应支持勇于揭发事件的受害者,停止任何形式的责难或指责。她们的勇气应受到嘉许,而非遭受二度伤害。与此同时,任何传播不实资讯或未经核实消息者应受谴责,以免干扰调查进展,亦对事件所涉各方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倘有需要,学校、社福机构和执法部门应迅速启动各项保护与心理辅导机制,确保受害学生的身心安全,协助其度过艰难时刻。同时,事件亦可能对其他学生造成心理影响,学校应安排心理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适当照顾与支持。

 

这起事件不仅为校园个案,更是公民社会必须面对的数码时代新挑战。各方唯有通力合作,才能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董总愿与各界携手,深化性别教育与数码素养教育,共同建构一个安全且尊重性别平等的教育环境。

董总正视数码性暴力新挑战  各界须严肃看待深伪照事件

吁监管马大学费暴涨 勿让高等教育商品化

董总文告

2025年4月9日

吁监管马大学费暴涨

勿让高等教育商品化

 

董总密切关注马来亚大学在2025/26学年大幅调涨直接招生制(Direct Intake)学费一事,并要求高教部正视,采取有效监督措施,保障教育经费充足,避免学费超乎常理,变相私营化国立大学,影响国人对高教发展的信心。

 

高等教育是一国进步的原动力,也是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机会。国立大学为提供公共教育而设,是人才的摇篮,不是知识的卖场,其学杂费主要由政府、大学、学生和纳税人负担。马大作为本国顶尖高等学府,在决定大幅调涨学费前,应当公开说明理由,这样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与理解。

 

否则,一旦其余国立大学纷纷跟进,陆续调涨学杂费,受影响的还是广大莘莘学子。届时不但严重破坏高等教育的公共性,还偏离了教育本义,唯恐令高教商品化。因此,绝不能让高昂学费变成学生无力承受之重,更不能变成一道让贫困学生迈不过去的门槛。

 

此次学费巨幅上涨,将加重来自中低收入家庭学生的经济负担,进一步加剧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现有的大学录取制度已导致许多修读大马高级教育文凭(STPM)的优秀生,被迫选择学费昂贵的直接招生管道入学。然而,学费骤增将使这些学生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甚至被迫放弃升学机会。

 

这起事件除了暴露直接招生制的弊端,还有不少亟待解答的疑问:预科班、STPM和直接招生这三个类别的录取人数比率,是如何制定的?又根据哪些标准和原则产生?相对于预科班和直接招生制,何以STPM学生的录取人数偏低?这种明显失衡的录取差距,对寒窗苦读多时的考生并不公平,政府为何未及时纠正?

 

2023年国会资料显示,STPM考生被国立大学录取的比例远低于预科班和直接招生制,包括热门科系如医学、法律和牙医,其中药剂甚至仅为个位数。以医学系为例,整体录取1405人,其中预科班占939人,直接招生也高达443人,而仅仅23人以STPM资格进入该科系,突显国立大学录取制度的不公与商业化趋势。(相关数据,引自高教部2024年回复国会议员的书面质询)

 

国内目前已有数以百计的私立大专院校,如今仅有的约二十所国立大学的运作不应向前者看齐,形同变相的私营化发展。反之,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应仿效砂拉越政府,实行免费高教政策,让更多人都有机会享有高等教育。

 

教育与社会资源理应合理分配,政府也须秉持公平正义原则,始为昌明大马的根本之道。若要解决国立大学财务短缺,不该在学生身上动脑筋。政府亟需思索如何扩大高教经费,提升教育品质,提高管理效率,減少浪费公帑。政府每年编列大量教育预算,以2025年财案为例,教育部和高教部各获得641亿和180亿令吉拨款,这些拨款究竟是否用得其所,各大学所获拨款流向和具体使用情况,也应该公开透明、定期公布,这才是政府该做的事。

董总正视数码性暴力新挑战  各界须严肃看待深伪照事件

华教综合大厦正式动工 为董总永续发展奠基

  董总文告

   2025年4月4日

华教综合大厦正式动工

为董总永续发展奠基

由董总、教总和独大三机构于2019年起共同筹划的 “华教综合大厦”,已于本月初架设施工围挡,并正式启动建筑工程,在各方配合下,目前进展顺利。

三机构代表此前已就施工计划完成充分沟通,并已与新纪元大学学院方面透过书信来往或面洽协调。新纪元大学学院的董事会与行政层代表皆认同华教综合大厦的建设计划有利于推动整体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永续发展,并愿意配合这项旨在加强师资培训、深化学术活动、提升统考评阅、落实教育改革、推广文化交流、促进多元共荣等目的的新建设。

董总已针对这项为期十六个月的建筑工程所涉及的施工安全、交通动线、停车规划、物流管理等课题进行周详研议,并与上述各方达成共识,积极采取合理且有效的措施,务求降低对三机构和新院教职员生的日常办公与教学之影响。大楼建竣后,董总亦将制定各个空间的使用规则与办法,以供三机构和新院教职员生,乃至各界友好举办相关活动。

华教综合大厦目前正加紧施工,包括进行推土、搬运、填埋等前期作业,待施工范围清理就绪后,将依计划进度为建筑地基打桩。至于交通动线方面,早已于上个月下旬完成连接草地停车场之斜坡,以便车辆在施工期间有序进出。

为确保施工进展和安全考量,原有入口必须关闭,而现有出口则改为 “双向单线通行”,以利三机构和新院教职员生的日常通勤,以及保障来访人士安全出入。特此提醒所有经过施工范围周边的车辆减速慢行,并注意所有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董总自今年一月下旬宣布华教综合大厦即将动工以来,在短短二个月内已喜获认捐善款逾马币三百多万,反应令人鼓舞。

在筹建华教综合大厦的同时,董总也筹募 “未来教育基金”,以用于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智能学习环境建设,提升教师的相关技能发展,培养具备未来竞争力的人才,为华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恳请各界善长仁翁继续鼎力支持,慷慨解囊,共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让华教广大莘莘学子受益。

 

董总正视数码性暴力新挑战  各界须严肃看待深伪照事件

慎防电子烟入侵校园 防制政策须标本兼治

  董总文告

   2025年2月7日

慎防电子烟入侵校园

防制政策须标本兼治

 

董总要求政府正视在籍学生吸食电子烟比率上升的警示。欲保护青少年免于烟害,治本之道就是加强宣导和教育,修法提高法定吸烟年龄,内阁跨部门携手防堵电子烟入侵校园,严厉执法取缔违规者。

 

学生及青少年正值成长期,应当远离烟害的威胁。近年在各种电子烟的营销话术误导下,令青少年产生错误观念,以为电子烟无害,也不会成瘾,甚至有助戒烟。副教育部长黄家和较早前在国会答询时指出,目前国内涉及吸食电子烟的学生人数已近2万人,此等情况已不容小觑。

 

我国每年超过2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併发症。虽然每年至少征收40亿令吉的烟草税,但每年用于治疗与香烟相关疾病,就耗费60亿令吉,预料未来几年还会增加。鉴于包括电子烟在内的各种烟品对健康危害甚巨,由此引起的巨额医疗保健费用,及其发病和死亡率带来的人力资本损失,势必造成国家经济的沉重负担。

 

据统计,全球至少超过34个国家已禁止销售电子烟,另有共121个国家实施严格监管。我们郑重呼吁政府修订《2024年烟草产品管控法令》,听取大马医药协会(MMA)、防止滥用药物理事会(MASAC)等公卫团体建议,提高法定吸烟年龄至21岁,遏阻吸烟人口年轻化的趋势。

 

早在2023年11月国会提呈《烟草产品管控法令》时,政府删除“无烟世代”条文,招致公民社会批评。未来检讨新增相关条文之前,我们要求政府必须在国人吸烟成瘾问题上立场坚定,确保公共场所落实全面禁烟,以国民健康、公共卫生为重,而非烟品税收。

 

尽管现有法律下法定吸烟年龄为18岁,但由于缺乏执法力度,导致公共场所内成年和未成年吸烟者,仍屡见不鲜,例如先前曾一度被严厉取缔的咖啡店、麻末档、小食店等,也重现许多吸烟场景。为此,政府必须以实际行动展现执法决心,包括阻止商家和消费者在禁烟区吸烟,切勿让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再次发生,才能有效减少吸烟人口。

 

此外,也应持续积极推动各项烟害防制政策,尤其教育部须严格落实中小学全面禁止吸烟,纳入各级学校校规管理,推动教育倡导,加强学生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知,在健康安全的校园中学习与成长。至于卫生部则应提供多元戒烟管道,安排接受戒烟的卫生教育,帮助想要戒烟的青少年,远离烟害,找回健康。

 

董总正视数码性暴力新挑战  各界须严肃看待深伪照事件

实事求是力促承认统考 各华基政党应说服盟友

  董总文告

   2025年1月24日

实事求是力促承认统考

各华基政党应说服盟友

 

 

董总感谢各界关心承认统考课题,同时欢迎富有建设性的政策讨论,但谢绝任何无谓的隔空论战,进而导致统考课题被政治化,实非华社所乐见。

 

承认统考是人心所向,过去希盟和国阵都曾经将其列为重要的竞选宣言,理当兑现竞选时的承诺。如今两者共同组成团结政府后,当然有责任协力推动促成此事,并应仿效砂拉越政府的开明、果敢与魄力,联手合作采取积极行动承认统考。

 

为此,本会接下来将陆续拜会各华基政党,设法说服其政治联盟的成员党,以充分了解统考的学术地位和对国家教育的贡献,尽早实现华社夙愿,完成承认统考的历史任务。

 

身为当今团结政府一员,马华公会和行动党理应承担更多责任,以一步一脚印的有效策略,争取承认统考。我们希望各造同步向前,一起为推进承认统考工作,排除妨碍承认统考的不利因素。任何唇舌之争,相互推诿,甚至攻击或讽刺,都对华教未来发展并无实质助益,也不会令承认统考有所进展,到头来依旧愧对选民,辜负华社期待。反之,彼此共同承担,也共享成果。

 

世界各国大学无不提供各种奖励政策,积极争取我国独中生前往深造。反之,国內仍纠缠于是否承认统考,阻碍广大独中生进入国立大学和公共服务机构的机会,无疑是莫大的讽刺。

 

董总不愿统考沦为种族纷争的议题。我们郑重呼吁各界回归教育专业,从学术表现的角度,实事求是地看待承认统考课题。

董总正视数码性暴力新挑战  各界须严肃看待深伪照事件

维护华小董事会主权 反对出租礼堂禁酒令

  董总文告

   2025年1月11日

维护华小董事会主权

反对出租礼堂禁酒令

 

针对近期发生的多起华小礼堂出租遭禁酒限制的争议事件,董总深表关注,并严正谴责。华小礼堂作为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肩负起连接社区、凝聚华社的功能。然而,近期发生的种种事件,严重侵犯了华小董事会的自主权,也对社区的正常活动造成干扰。

 

  1. 维护华小礼堂的社区功能

华小礼堂数十年来都是社区联系的重要纽带,由于各地资源条件有别,华小礼堂成为举办宴会、庆典、体育、文化活动及社交联谊的重要选项,不仅促进社区凝聚力,也体现华文教育与地方社会的共生关系。

 

  1. 董事会出租过程奉公守法

华小董事会向来谨慎出租礼堂,行事磊落,也未见当局明文规定禁止在华小礼堂内举办私人宴会时提供酒水,一直以来都相安无事。因此,各方应继续合情合理合法地照常运作,避免政治化而造成不必要的对立。

 

  1. 反对不必要的干涉

对于个别地方政府或教育局官员以非正式通知方式,对学校礼堂使用提出限制的个案,董总严正反对。这不仅为学校带来困扰,也对社区活动造成阻碍。有关单位必须高度关注并介入,避免助长小拿破仑歪风。

 

  1. 教育与活动分离

我们强调,社区或私人活动与学校的日常教育活动是分开的。在确保活动期间不会影响学生学习与校内秩序的前提下,学校礼堂的使用应保持一贯的弹性和开放性,方能有利于打造和睦的社区关系。

 

  1. 尊重多元文化与习俗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文化的国家,任何政策都应以尊重和包容各族传统与习俗为前提。各界在讨论相关议题时应保持理性和开放的态度,共同维护社区关系,为多元文化社会的和谐共处贡献力量。

 

董总呼吁社会各界坚定立场,维护华小董事会主权以及礼堂的社区功能,反对任何形式的不合理限制。我们相信,只有在尊重多元文化、保障学校自主权的前提下,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