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中课程符合多元国情 政府无理由不承认统考

独中课程符合多元国情 政府无理由不承认统考

针对高教部长拿督斯里依德里斯朱索日前在国会回答宜力区国会议员拿督哈斯布拉的提问时指出,高教部不承认独中统考文凭作为公立大学入学资格的5个理由,董总特此发表文告,全文如下:

 

1. 本会重申,华文独中统一课程完全是按照我国的多元国情的实际状态,以及当前国际中等教育标准所进行编撰。华文独中统一课程,包括历史科在内,遵循国家教育课程标准的方针,在拟订课程标准过程中,是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学科课程标准为蓝本,且在内容上充分体现本土化、多元化,同时兼顾国内外视野;重视培养学生爱乡爱国的精神,强调德智体美的教育,符合我国多元社会国情。

 

本会提醒各有关方面必须认真的看待这样的事实,即回顾这几年有关国民中小学编撰的历史课程,所出现的违反我国多元国情的实情,而偏重某族群或宗教的狭隘的、较单元的历史观的事实,都急迫地需要政府和教育部的纠正。因此,本会表明,不会接受让华文独中历史课程比照SPM历史课的内容作出修改,做为政府承认统考文凭的附带条件。

 

2. 本会于2015年在国会与教育部长马哈基尔会谈,部长答应会安排教育部、高教部与董总进行三方会谈,商讨承认统考事宜。本会亦曾就此分别致函教育部长及高教部长,要求召开上述会谈,惟至今没获得复函。本会促请政府以正面的态度,尽速召开上述三方会谈,不应让此事一再拖延,不断地在报章或国会对承认统考一事隔空喊话。

 

3. 根据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总注册官在2004年3月19日发出的通令,表明教育部决定华文独中统考文凭受承认为私立高等学府的入学资格,但不能被接受为公立高等学府包括拉曼学院(在2013年升格为拉曼大学学院)的入学资格,以及不能被接受为在私立高等学府开办的公立高等学府课程的入学资格。但是,拉曼大学学院在网页中列明,独中统考文凭是其学士学位课程的入学申请资格之一。因此,本会促请高教部和拉曼大学学院尽快对此作出明确交待。

 

4. 本会严正的表明,政府在承认统考文凭课题上的作为,一言以蔽之,就是没有秉持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不以学术的角度,反而更多的以政治语言及手法来对待统考承认的课题,因此才会出现各种荒腔走板,以及反反复复的言论,企图炮制种种不承认统考的理由,并且不断增加附加条件,这除了让人民对政府失去信心,认为政府根本没有诚意要承认统考,完全在敷衍及消遣华社,一再地令华社对此深感失望。

独中课程符合多元国情 政府无理由不承认统考

2017年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持续成长 惟初一新生人数则连续四年下滑

(1)今年(2017年)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为85,304人,较去年(2016年)6月所完成全国华文独中书面问卷调查统计所得的学生总人数84,604,增加了700人,增幅为0.82%,这也是从2003年起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连续15年成长。

(2)令人关注的是,今年(2017年)全国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则较去年(2016年)6月调查所得的15,320人,减少了839人,至14,481人,减幅为5.48%。(见图表一)

图表一

 

基本统计

(一) 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连续15年逐年增长,今年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为85,304人,是1973年华文独中复兴运动以来,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最高的一年,且是从2003年起连续15年保持增长。2003年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为52,850,迄今年增至85,304人,总共增加了32,454人,15年来成长幅度达61.41%。(见图二)

图表二

 

(二)初一新生人数四年内皆下滑

今年全国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为14,481人,较2016年6月调查所得减少了839人,这是全国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连续四年呈下滑的趋势。而学生人数减少最多的10所学校中,柔佛和砂拉越地区降幅比较明显(占了7所),北马、中马和东马各占1所,共减少701人,占减少人数的83.55%。2013年全国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在创下人数新高17,620人后,就逐年下降。从2013年的17,620人的高峰下降至2017年的14,481人,共减少3,139人,跌幅17.81%。(见图三)

图表三

 

(三)在学生总人数方面,有34所华文独中人数增加,26所华文独中人数减少。在初一新生人数方面,有24所华文独中人数增加,35所华文独中人数减少,1所保持不变。

在学生总人数方面,相较于2016年,今年有34所华文独中学生人数有所增加,占全国华文独中的56.67%,而有26所华文独中人数减少(从2016年的25所增至26所),占全国华文独中的43.33%。另外,在初一新生人数方面,与2016年比较,有24所华文独中人数有增加,占全国华文独中的40%,35所华文独中人数减少(从2016年的34所增至35所),占58.33%,1所华文独中则保持不变,占1.67%。(见图四)

图表四

 

(四)学生人数少于300人的华文独中有14所

从2013年至2016年,学生人数少于300人的华文独中连续四年保持在15所,今年(2017年)从15所减至14所,约占全国华文独中的四分之一。(见图表五)

 

(五)学生人数超过2,000人的华文独中有15所

2015年至2016年,学生人数超过2,000人的华文独中保持在14所,今年(2017年)从14所增至15所,占全国华文独中的四分之一。(见图表五)

图表五

 

基本分析

(一)初一新生人数连续四年下滑,与大型华文独中校园设置饱和减收新生有关

全国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连续四年下滑,惟学生总人数未受影响不跌反升,逐年攀升。不过,若未来初一新生人数无法回升,或保持平稳,而持续下降,恐会冲击学生总人数。(当然,不排除另一种情况发生,就是虽然初一新生人数逐年减少,但是其总数仍然较离校学生人数为多,学生总人数仍会增加。)

初步研判,造成华文独中初一新生减少,和一些大型华文独中近年来扩招,导致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校园活动空间日渐窘蹙,在学生人数饱和的情况,这些学校只好减少招收新生有关连。

 

(二)华文独中学生人数分布呈两极化

目前全国华文独中各校学生人数呈现两极化的分布态势,城市地区的独中爆满,许多学生被拒于门外;乡镇地区的独中则因为学生来源不足而新生人数无法达标的失衡现象。2017年学生总人数最多的学校逾5千多人,最少的学生总人数不及百人,学生人数最多的10所(含分校)学校,雪隆地区就占了5所,柔佛3所、森美兰1所和沙巴1所,共有41,177人,占全国学生总人数48.28%。而学生人数最少的10所学校,全集中在东马,总共有学生1,363人,仅占全国学生总人数的1.60%。由此可见,全国华文独中各校学校人数差距十分悬殊和不均。

 

小结

相较于2016年,今年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增加了700人,达85,304人,再次改写学生人数最高记录,也创下自2003年起连续15年学生总人数皆保持增长的最长记录,然而,增加人数的增幅度却从2016年的2.42%减至0.82%。另一方面,今年全国初一新生人数,较2016年,减少了839人,共有14,481人,跌幅为5.48%(从2016年的4.32%增至5.48%),呈连续四年初一新生人数下滑的现象。

独中课程符合多元国情 政府无理由不承认统考

董总、教总和独大有限公司三机构联合声明 三机构不认同也不参与以叶邹为首的 “董教总教育中心联合华团2017丁酉新春大团拜”的活动

(一)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是由董总、教总及独大有限公司在1994年成立,积极向政府申请开办新纪元学院,以贯彻董教总欲完善民族教育体系的目标。经过董教总一番的努力,新纪元学院终于在1997年获得批准开办,开创了华教发展新的里程碑。

 

(二)由于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是由董总、教总和独大有限公司所成立,因此自然而然,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都是由董总、教总和独大有限公司的代表作为主要的领导班底,而且成功凝聚了华社的力量,全面推动新纪元学院的发展。这种良好和谐的运作模式,一直延续到2015年,被企图霸占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的叶新田和邹寿汉所破坏。

 

(三)董总、教总和独大有限公司严正指出,2015年8月23日,叶新田和邹寿汉在失去董总的身份和地位后,不但一意孤行占据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的董事主席和义务秘书职,而且还蓄意修改章程,把原有每个创办团体,即董总、教总和独大有限公司各派5名代表进入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董事部,减少至各派2名代表。另一方面,则把原本从个人会员中选出10名成员进入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董事部,增加至25名成员,而且董事部还可以再委任4名董事,以组成35人的董事部。这明显削减董总、教总和独大有限公司三机构的多数代表权,从原本在董事部占有多数的60%被削减至只有17%,并借此达到有计划的篡夺董总、教总和独大有限公司对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的主权,以便叶邹两人能够继续掌控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和新纪元学院,企图强占华教公有财产。

 

(四)叶邹两人已不具董总的代表性,而且恶意削弱董总、教总和独大有限公司在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的主权,其所作所为都是在破坏董总、教总和独大,但是叶邹两人却公然以挂着董总、教总名义成立的“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的名号,举办所谓的新春团拜活动,并展开筹款活动,企图误导和混淆广大华社,让大家误以为这是“董教总”的活动,希望借此争取华社的支持。

 

(五)由于一再接获一些华团和社会人士询问董教总是否和上述的团拜活动有关系,因此为了避免引起误解和混淆,董总、教总及独大有限公司三机构特此发表联合声明,郑重向华社说明,上述以叶邹两人为首的“董教总教育中心联合华团2017丁酉新春大团拜”的活动,与董总、教总和独大有限公司三机构毫无关系,并强调不认同也不参与上述活动。

 

 

独中课程符合多元国情 政府无理由不承认统考

董总澄清办交流会一心为华小谋出路 呼雪隆董联会理性看待勿胡乱猜忌

 

1.本会拟于1月22日召开与雪隆15区发展华小工委会交流会,乃是配合今年即将举办的全国华小董事交流会,而召开的各州巡回交流和说明会的首站活动,董总计划在今年上半年走访全国各州与当地发展华小工委会进行交流,以了解当前华小的发展近况,并收集相关资料,以供预订在今年6月举行的全国华小董事交流会参考。因此,这次董总举办雪隆15区发展华小工委会交流会,是为了筹备全国华小董事交流会的事先准备工作,完全不是为了别的目的或针对雪隆董联会。对于雪隆董联会的过度反应,本会感到十分惊讶,并呼吁雪隆董联会应冷静看待问题,勿做过多的联想及没有事实根据的指责。

 

2.事实上,本会已在今年1月9日致函雪隆董联会告示此项活动的举行,随后在1月11日再致函雪隆董联会属下15个地区的发展华小工委会邀请出席(函件见附件1和2)。特别要强调的是,本会在致雪隆董联会的公函里,明确及清楚地提出邀请雪隆董联会去号召和动员各华小工委会代表出席,以玉成“董总与雪隆15区发展华小工委会交流会”的召开。

 

3.本会希望通过与各州董联会及各区发展华小工委会的交流,进一步了解华小在增建华小、微型华小、迁校,拨款、师资、校地、董事会主权、课程教学等方面的当前情况及面对的问题,并听取各地意见,寻求对策以解决有关问题。

 

4.本会必须再次严正地敬告雪隆董联会负责人,2015年8月23日召开的董总会员特别代表大会,选出以天猛公拿督刘利民为主席的董总第30届中央委员会,已经获得雪州社团注册局的正式承认,并且合法运作。本会也曾多次函请雪隆董联会委派代表出任本会中央委员,但都不得要领。本会呼吁雪隆董联会归队,委派代表出任第30届董总中央委员,履行会员责任,以便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维护与发展华教。

 

附件1:2017年1月9日,致函雪隆董联会。

 

附件2:2017年1月11日,致函雪隆15区发展华小工委会。

独中课程符合多元国情 政府无理由不承认统考

董教总驳斥慕尤丁言论 独中课程符合我国国情

针对前副首相兼教育部长的土著团结党主席丹斯里慕尤丁,在接受中文媒体联访时,指董教总在要求承认统考课题上态度极端,不让步修改独中课程纲要,并指独中历史科目内容缺乏贯彻国家价值观,无法达致国家志向,因此统考迟至今不获得承认,本会特此发表文告如下:

 

1.董教总严正的表明,我国作为一个多元体质的国家,无论是在国家独立前还是独立近60年的今天,我国的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体质依然是国家的真实而自然的形态。各民族的宗教、文化、语文等特征是构成我国丰富而多样的国家珍贵遗产,任何个人或团体欲否定我国的多元民族建国的事实基础、破坏我国丰富的多元文化社会的建设,就是阻碍国民团结和国家进步的行为。

 

2.董教总重申,华文独中统一课程完全是按照我国的多元国情的实际状态,以及当前国际中等教育标准所进行编纂。华文独中统一课程,包括历史科在内,遵循国家课程纲要,且在内容上充分体现本土化、多元化,同时兼顾国内外视野;重视培养学生爱乡爱国的精神,强调德智体美的教育,为提供符合我国多元社会国情所需要中等教育服务。再回顾这几年有关国民中小学编纂的历史课程,所出现的违反我国多元国情的实情,而偏重某族群或宗教的狭隘的、较单元的历史观的事实,都急迫地需要政府和教育部的纠正。因此,任何指责董教总极端及华文独中统一历史课程不符合国情的言论,简直是一种污蔑,同时又是昧于事实及颠倒是非的言论。

 

对于曾经出任副首相兼教育部长的丹斯里慕尤丁,董教总认为他无视我国作为多元本质的社会现状,且在任内发表的多番言论也完全突显了,其实就是一位单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奉行者及推行者,从而阻挠及破坏了我国多元文化社会的建设。因此,他会发表并指责董教总在要求承认统考课题上态度极端,不让步修改独中课程纲要等等荒唐的言论也就不让人感到意外了。

 

3.董教总也要重申统考不但已经被全球多个国家首要及顶尖大学广泛承认,华文独中长期为国家培育英才,华文独中毕业生及统考证书持有者对国家作出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而在国内,倘若华文独中统一课程正如慕尤丁所言,不符国家教育原则,为何他在访谈中强调其在教育部长任内,又允许华文独中统考毕业生进入本地师训学院就读。从慕尤丁反复的言行,可见,政府不愿全面承认华文独中统考文凭,与董教总不让步修改独中课程纲要,统考课程不符国家教育原则无关。董教总要求各方必须从教育及学术的角度,而非政治化看待统考承认的课题。

 

4.董教总强调争取承认华文独中统考文凭是华社长久以来的心愿,以为国家培养和留住人才,促进国家繁荣进步与国民团结。本会坚持在争取承认统考的问题上,采取不亢不卑的态度,据理力争,不会为承认统考,而委屈求全,放弃捍卫母语教育的立场。

 

5.董教总吁请朝野政党必须要认清到承认华文独中统考文凭是华社长久以来的心愿,必须要拿出诚意和善意,与董教总进行对话、交流,从速的解决这项教育问题,以俯顺民意。随着来届大选日渐接近,朝野政党应共同努力塑造一个真正民主、开放和平等尊重的多元教育环境。而在来届大选前,针对统考承认的课题上,朝野政党应在其政纲中,清楚表明是否支持承认独中统考文凭的立场。

独中课程符合多元国情 政府无理由不承认统考

董总针对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纳吉在国会下议院公布的2017年财政预算案教育拨款发表文告

董总针对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纳吉在国会下议院公布的2017年财政预算案教育拨款,发表文告如下:

  1. 2017年财政预算案拨出6亿令吉特别基金,作为提升及维修8类学校的用途。其中,国小获2亿5000万令吉,而华小、淡小、教会学校、全寄宿学校、政府资助宗教学校、有注册的宗教私塾学校、玛拉初级理科学院,各获5000万令吉。
  2. 华小在2012年和2013年财政预算案都获得1亿令吉特别拨款,过后却被削减至5000万令吉。本会强调,政府一向来分配给华小的发展拨款都是不足够及不公平的,近年又变本加厉削减华小拨款,随着物价不断高涨,华小获得的稀少拨款,更加不能满足华小的发展需求。
  3. 改制中学(“国民型中学”)在2015年和2016年财政预算案,都有获得政府的特别拨款,但在2017年财政预算案没有获得有关拨款。此外。政府向来在年度财政预算案也不拨款给华文独中。本会在今年7月提呈备忘录给马华,促请政府在2017年财政预算案中,拨款5000万令吉给改制中学(“国民型中学”),并且以每名学生1000令吉的学校津贴方式,至少拨款8000万令吉给全国60所华文独中。
  4. 本会强调,我国各类学校都是国家的宝贵资产,为国家培养人才、促进国家繁荣与进步作出了贡献。本会促请政府纠正学校教育拨款方式,公平合理拨款给包括华小、华文独中和改制中学等各类学校。

 

 2012年至2017年财政预算案特别教育拨款(令吉)

年份

国小

华小

淡小

国民型中学

备注

2012

5亿

1亿

1亿

无拨款

2013

4亿

1亿

1亿

无拨款

2014

1亿

5千万

5千万

无拨款

2015

4亿5千万

5千万

5千万

2千500万

2016

没公布个别拨款

9类学校总款额5亿令吉

2017

2亿5千万

5千万

5千万

无拨款

8类学校总款额6亿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