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团联合声明

华团联合声明

华团联合声明

2019.04.29

 

止讼息争  走出内耗

全力建设  发展华教

 

关丹中华中学学生报考统考所衍生的官司,不仅和教育理念、华教改革发展全局无关,亦与华教办学路线无涉。在当前新政局下出现有利于华教大业的难得契机,真正需要华教队伍的同心同德,携手进行建设,不应该也没有任何理由出现无谓内斗、内耗。

 

关中自2014年开课以来,就不忘欲申办华文独中的初心,始终遵循董教总的独中建议书的使命及方针进行办学。至今,关中生已顺利参加三届统考,虽然间中屡次遭有心人向教育部举报欲从中破坏,但是都没让这些有心人得逞,而关中生报考统考也没有受到当局阻止,这足以证明此事没有涉及不法。关中生顺利参加统考,也並没有让原有独中生的权益受到丝毫影响。

 

2018年4月6日,高等法庭明确裁定,统考开放关中生报考,无需根据《1996年教育法令》69(1)条文取得考试局总监的书面同意,这意味着董总允许关中生报考统考,更没有影响统考的合法性。这项裁决,充份地表明从法律上关中生报考统考的合法性,高庭的这项标竿性判决,保障了所有在籍独中生的权益,起诉人的疑虑已获得厘清,关中生也可以参加统考,这是最好的双赢结局,对华教运动也最为有利。

 

众所周知,自建国以来的教育法令,都是不公平对待华教,甚至处处限制和打压华教发展。这数十年来,在董教总的积极争取和捍卫下,以及广大华社的坚持下,几经辛苦,才挫败了当局一次又一次的企图,让华文教育得以持续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这是董教总在华文教育遭遇重重围堵下,不畏压迫、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即便是小小的缝隙,也竭尽所能,争取到底,化不可能为可能,而得到的成果。这当中,独中统考在70年代成功创办就是一个例子。因此,对于国家教育法令,以及各项教育措施,董教总无不提高警惕,步步为营,确保华教的权益不受到破坏和剥夺,因为这往往是当局对付华教的手段。

 

有鉴于此,希望叶邹等人停止内斗和误导群众对董总的不满,企图制造乱局。难道他们的目的是要有关当局引用教育法令,对付华教机构,打击华教运动的发展吗?

 

董总是这场官司的被告,而非原告,维护统考的自主权是董教总的重要任务。这起诉讼事件,涉及统考主权的认知和归属,这是兩百余年来华教及华教运动一直坚守及捍卫的精神、理念;倘若华教这份自主权因此丧失,其带来严重后果可谓是灾难性,我们诚挚地希望所有爱护华教大业的人士,以及涉及这起官司案的起诉人能充分理解这场官司的严重性。

 

我们一致认为,三位起诉人放弃上诉,是双贏的局面,是最好的结果。当务之急,开创华教的新路向,须从停止内耗做起,集结更多心力于建设华教,是所有热爱华教者的共同心声,也是华社最深切的期盼和呼吁,族魂林连玉导师的名言: “以建设对付破坏”,是对我们大家最好的勉励。

 

联署团体

  1.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
  2.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3.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
  4. 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
  5. 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
  6. 独立大学有限公司
  7. 林连玉基金
  8. 华社研究中心
  9. 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

《告社会大众书》 董总、教总、独大有限公司联合声明

《告社会大众书》 董总、教总、独大有限公司联合声明

《告社会大众书》

董总、教总、独大有限公司联合声明

2018年11月18日

 

董教总教育中心变质

三机构矢言杯葛到底,并退出董事部

 

董总、教总以及独大有限公司针对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日前来函要求三机构各派两名代表参加该公司董事部一事,特此发布联合声明,以正视听:

 

(一)        三机构收到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志期2018年7月5日的来函,要求三机构各派两名代表出任该公司董事。为此三机构于2018年9月19日召开联席会议,会上一致议决保留在该公司的团体会员藉,同时也议决退出该公司董事部,因此不会各派两名代表出任该公司董事,并且今后一概杯葛该公司的一切活动,直到三机构在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的主导权和原有的地位重新恢复为止。

 

(二)        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是于1994年由董总、教总和独大有限公司,为完善我国母语教育体系,在广大华社的大力支持下所创办的华文高等教育机构。从创办的历史渊源,发动全国各地群众的筹款捐助及支持,以及肩负着社会期待,三机构作为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的创办推手,完全负起了管理的主导地位,这是不容置疑,而且在社会上更是受到广大华社所认同的。

 

(三)        在2015年之际,叶新田、邹寿汉等人在董总的领导位子遭到董总的华教同道以民主的方式改选撤换后,已丧失董总代表的身份继续出任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董事高职。惟两人为保住权位,处心积虑地透过公司法的便利,大量吸纳个人会员种票的方式,无视社会观感,召开特大通过修改公司章程,将三机构在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董事部的名额,各从五名减至二名,并将个人董事名额从原有的十人,大幅度增加至二十五人。以叶新田、邹寿汉为首的团伙通过这样的布置,一方面削弱三机构在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的代表地位,另一方面广招个人会员充任董事职位,以遂其继续控制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的目的。

 

(四)            如今,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一个使用董教总的名义,但实质上已脱离董总与教总,名存实亡的机构。因此,三机构呼吁各大华基政党、华团、公民团体及广大关心华文教育的社会大众,严正看待以叶新田、邹寿汉为首的团伙,把原本属于华社的公共资产,现在却公然地被侵占了,这完全对公民社会带来严重的破坏,并对华教团体的社会公信力造成伤害。各方应积极响应三机构的号召,统一步伐,群起杯葛,继续向他们施压,以还原三机构在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的主导权。

十华团针对小学历史科事宜发表联合声明

十华团针对小学历史科事宜发表联合声明

十华团针对小学历史科事宜发表联合声明

2018年9月5日

 

1. 前言

 

教育部从2011年开始在各源流小学推行“小学课程标准”(KSSR),以取代原有的“小学新课程纲要”(KBSR)。在KSSR下,历史科被列为小学第二阶段(即四五六年级)的必修科,于2014年开始在四年级推行,并逐年推展至五年级和六年级。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多元语言、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国家,因此,让各源流小学的学生从小就了解国家历史,特别是认识有关各族群共同争取国家独立和携手推动国家发展的史实,将有助于培养各族群新生代互相了解、尊重及合作友爱的精神,进而促进社会的融合与国家的团结。

 

但是,自小学历史课本推出以来,其内容的编写却出现诸多问题,并引发许多争议。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小学历史课本的内容过于单元化和片面,不符合我国多元的国情,各源流小学的学生根本就无法充分学习和认识到我国作为多元种族、语文、文化和宗教国家的实况与内涵。这将导致我们的新生代无法真正和全面了解国家的历史,甚至会被误导,这绝对不利国民的融合与团结。

 

此外,由于华小的历史课本是直接翻译自国小马来文版的历史课本,因此课本中所引用的故事或采用的实例,皆是国小学生或是单一族群的生活案例。这与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相去甚远,而且也无法反映我国多元族群共处的实况,这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造成困扰,完全不符合华小实际教学的要求。

 

基于问题的严重性,因此自2014年小学历史科开跑以来,教总和华理会就结合历史专家学者的力量,详细研究每个年级的历史课本,并一再通过不同的管道向教育部各个单位反映小学历史课本的问题,促请教育部做出纠正。遗憾的是,除了一些技术上的错误,如翻译、插图和语法不当的问题获得修正,而其他更为关键的问题,如内容过于单元化和片面的弊端,却完全没有获得当局的正视。

 

有鉴于教育部目前正在对小学历史科进行检讨和修订,并将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分别在小学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采用修订版(KSSR Semakan)的历史课本,因此,全国10个主要华团,包括教总、华理会、董总、华总、留台联总、林连玉基金、留华同学会、校友联总、华社研究中心和独大有限公司,以及历史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必须向教育部提呈备忘录,提出修正小学历史科课程标准的建议,并要求教育部正视华团的建议,以确保修订后的小学历史课程标准及课本内容契合历史事实,并达致历史科的教育目标。

 

2. 小学历史课本内容的问题

 

2.1 内容过于单元化,没有真正体现马来西亚多元民族、多元语文和多元文化的国情

 

虽然小学历史课程标准着重于实践道德价值观、爱国精神、公民元素及公民意识,以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元种族、语言、文化和宗教的国家,进而灌输爱国情操,以及培养团结友爱和尊崇民主的精神。但实际上,这些元素并没有全面融入小学历史课本的学习标准,以让学生真正了解我国作为多元种族国家的基本概况,包括存在着多元语言、文化、宗教、习俗,以及多源流学校制度的事实。

 

以四年级历史课本《标题一:来学历史》的单元为例,在谈到个人、家庭、学校和居住地的内容及插图,都是以马来友族的生活和国小作为例子。这完全不适合作为各源流小学的教材,因为不能体现我国作为多元种族国家的事实。我们认为,这些单元化的内容将灌输学生们错误的概念,以致无法真正理解我国的多元情况,因此必须加以纠正。

 

此外,五年级历史课本《标题一:我们的国家遗产》的单元,则聚焦于伊斯兰教及马来文为国家的遗产,并指这是源自马六甲王朝的遗产。这种说法与事实不符,因为在马六甲王朝建国和伊斯兰教传入之前,兴都教、佛教和梵文都对我国的文化、宗教和语言发展有着极为重要及深远的影响,不但丰富了我国多元的色彩,更是国家珍贵的遗产。

 

因此,小学历史课本不应刻意淡化或去掉这些史实,导致学生无法真正认识国家历史。其实,除了阐述伊斯兰教和马来文的内容,这个单元也应该加入“其他主要宗教与信仰”,以及“各民族母语的使用与学习”的内容,以如实反映我国多元的实况。唯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了解马来西亚是由多元种族组建、共存共荣的实际情况,进而培养孩子们互相尊重、友爱合作的精神。

 

2.2 部分内容与历史无关

 

教育部在小学推行历史科的目的是希望学生从小学阶段就能够学习和掌握历史的知识,但是现有的历史课本在本质上并非纯历史,因为当中的一些内容偏离了历史的知识,参杂了太多公民教育及道德教育的元素和价值观,这会让小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产生误解。

 

例如四年级历史课本与历史无关的章节包括了:《珍惜时间》;《认识自己》;《我的核心家庭》;《马来西亚家庭成员的称呼》;《幸福的家庭》;《环境的重要》,以及《优美的环境》。这些章节的内容明显是倾向于道德教育,事实上,这些内容和价值观早就列入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这也导致道德教育和历史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叠。

 

此外,六年级历史课本的《单元七:体坛成就》及《单元八:经济活动》,都与历史知识无关,应该加以删除。

 

2.3 内容的编写带有主观偏见和选择性偏重

 

小学历史课本必须根据我国的历史实况和多元的国情来编写,包括对各族人民在建国的贡献上给予肯定,而不是带有主观偏见,并选择性偏重或忽略某个历史事件和族群。这些内容上的不适和缺漏,将导致学生无法掌握和学习到完整的历史知识。

 

例如四年级历史课本的《标题五:马六甲王朝的显赫人物》共有四个单元,其内容都是和马六甲王朝有关,虽然占了四年级历史课本总页数的三分一,但却只注重拜里米苏拉、敦霹雳和汉都亚三位历史人物,反而许多马六甲王朝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都没有出现在课本的内容,包括了苏丹满速沙的功绩、马六甲王朝和明朝的联系、郑和下西洋来到马六甲等等。

 

此外,四年级历史课本的《标题四:早期马来王朝》,也刻意忽略了早期马来王国受到印度文明影响的史实。

 

五年级历史课本的《标题二:国家独立的斗争》,是要让学生认识国家伟人对抗外来殖民的斗争事迹,从而启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培养国民意识。但其内容只聚焦于反抗英国殖民势力的入侵,而对于在日据时期,我国各民族抗日的英勇事迹却只字不提。

 

历史课本必须如实描述各个族群对建国的贡献,如果刻意忽略或出现不符建国事实的描述,不但造成历史科无法真正有效向新生代灌输正确的历史观,而且也严重误导新生代,并引起不必要的猜疑、矛盾和隔阂,甚至对国民的团结造成破坏。

 

2.4 内容、语法、文字及资料的错误

 

小学历史课本在内容上出现了一些史实的错误,必须加以修正。其中,由于华小的历史课本是直接翻译自国小马来文版的历史课本,更是出现了许多语法和文字的错误,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诸多困扰。

 

例如四年级历史课本的《标题五:马六甲王朝的显赫人物》,有关中国人前来马六甲王朝经商的插图出现错误。当时正值中国的明朝时期,但相关插图中的中国人却是清朝的装扮,与事实不符,这将导致学生们学习错误的知识。

 

此外,五年级的历史课本也出现错误,包括课本中的缅甸国旗是旧国旗;而葡萄牙(1511年至1641年)殖民统治马六甲是为了控制香料和传播天主教,而并非课本中所说的是为了控制香料和传播基督教。

 

上述种种问题的存在,显示了小学历史课本的编辑过程不够严谨,这也导致大家对教育部推动历史科的教学产生质疑。因此,为了挽回大家的信心,教育部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做好检讨和修正的工作,以免重蹈覆辙。

 

3. 我们的建议和要求

 

为了解决小学历史课本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的建议和要求,并促请教育部正视和加以采纳:

 

3.1 重新检讨小学历史课程标准及课本内容

 

小学历史课程标准和课本的编订必须符合真正的历史教学目标,并适合各源流小学的学习,以确保学生对我国的历史具有正确和完整的概念。因此,教育部必须从教育专业和史实的角度,重新检讨各源流小学的历史课程标准及课本内容,以对不当的课标和内容加以修订及调整,包括应以纯历史内容的角度出发,而且也必须体现我国多元的实况。

 

历史课本必须如实反映我国多元族群、文化和宗教的国情,有鉴于此,现有课本偏重于强调单一族群的单元思维内容必须加以调整和纠正,以符合我国多元的实况。此外,那些与历史无关的内容则应直接删除,以免影响历史的学习。

 

我们建议修订的小学历史课标包括了以下几项:

 

3.1.1 早期的马来王国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包括了宗教、文字和节庆等,因此,四年级历史课程标准的《标题四:早期的马来王朝》,应增加有关早期马来王国受到印度文化影响的史实。

 

3.1.2 五年级历史课程标准的《标题六:国家文化遗产》,应增加“君主立宪制”、“其他主要宗教与信仰”,以及“各民族母语的使用与学习”的内容,以符合国情。

 

原版的主题元素 建议修改为:
1.君主制度 1.君主制度与君主立宪制
2.伊斯兰教 2.伊斯兰教与其他主要宗教及信仰
3.马来文 3.马来文与各民族的母语

 

此外,五年级历史课程标准的《标题七:国家的主权》在阐述对抗外来殖民的斗争事迹时,应增加日据时期所带来的破坏,以及我国各民族抗日的英勇事迹。

 

3.1.3 六年级历史课程标准的《标题十二:我国的成就和荣耀》中有关体坛成就和经济活动的内容与历史无关,因此建议直接删除。

 

3.2 成立涵盖各族群历史学者、团体及各源流小学代表的“小学历史课标和课本委员会”

 

我们吁请教育部成立一个涵盖各族群历史学者、团体及各源流小学代表的“小学历史课标和课本委员会”,以便各相关的学者、组织和单位能够参与小学历史课标和课本修订的工作,并进行讨论,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进而确保小学历史课标和课本的内容更为完善,让学生真正掌握历史的学习和知识。

 

3.3 小学历史课本的编订应以一纲多本的模式进行

 

目前各源流小学的历史课本都是统一由国家语文出版局编辑出版。其中国小的马来文版本是原版,而华小和淡小的历史课本则是直接翻译自马来文版的历史课本,包括插图等等都是一模一样的。国小、华小和淡小都有各自的特征和需求,因此各源流学校不适合采用同样的历史课本,包括直接翻译的版本。

 

事实上,各源流小学的教科书,包括了数学、科学、道德教育及其他科目,向来都是交由不同的出版社根据教育部统一的课程标准来编辑出版,以符合不同源流学校的实际需求,绝对不是直接翻译自某个源流学校的版本。由于各源流学校的课本都是采用教育部统一的课程标准,因此所要教导的知识和价值观都是一样的,而且也符合教育部的要求。

 

有鉴于此,我们建议各源流小学历史课本的编写和出版方式,也应该像其他科目一样,公开让不同的出版社根据教育部统一的历史课程标准来编辑出版,并交由教育部课本局审核,以符合各源流小学的实际需求。

 

4. 结语

 

小学历史课本出现以上种种问题,不但无法有效向新生代灌输正确的历史观,反而造成严重的误导。这与教育部要通过历史科的教学,来促进各族群新生代相互了解和培养团结友爱的目标背道而驰。

 

有鉴于此,我们将在近期向教育部提呈备忘录,促请教育部正视小学历史课本内容和课程标准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做出修正,以确保修订后的小学历史课程标准及课本内容符合史实,特别是必须体现我国多元族群、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的实际情况。

董总与教总联合声明

董总与教总联合声明

董总与教总联合声明

2018年9月3日

 

针对由政府举办的2018年“土著及国家未来大会”日前通过多项提案,其中包括“把国家教育理念作为基础,整顿现有的教育体系,成立单一源流教育体系”,董总和教总对此深表震惊和不满,并发表以下联合声明:

 

1.希望联盟一直以来都批评前朝政府推行不公平的教育政策,并表明一旦执政就会落实公平对待各族群母语教育的承诺。因此随着希盟的执政,广大华社,包括董总和教总都对新政府充满期待,希望我国的华文教育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享有平等的待遇。但是,由政府举办的2018年土著及国家未来大会却通过成立单一源流教育体系的提案,董总和教总对此深感震惊和不满。特别是首相敦马哈迪日前重提企图“实现以马来文作为各源流学校统一教学媒介语”的“宏愿学校计划”,现在又通过成立单一源流教育体系的提案,前后呼应,这种现象令人深感忧心。新政府必须放弃前朝政府所推行的单元化教育政策,以体现我国独立建国61年后出现政权轮替,使国事朝正面、开明多元、进步的轨道上进行。

 

2.董总和教总强调,我国是个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国家,自建国以来就推行多源流教育制度,并在小学阶段设立了分别以马来文、华文及淡米尔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三种源流学校,以符合各个族群对母语教育的需求。事实上,这是也是《联邦宪法》赋予各个族群的基本权利。有鉴于此,推行单一源流的教育,不但违背《联邦宪法》和立国的精神,更是侵犯了各族群的基本权益,这绝对是不可妥协的。

 

3.翻开历史,多源流教育制度的存在,为国家培养了多方面的人才,并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不但是我国独有的珍贵财富,更让我国在全球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新政府必须捍卫和强化多源流教育制度的发展,以带给国家更大的助益。“土著及国家未来大会”所提出的提案,根本就是赤裸裸奉行上世纪50年代以单元化思维制定的“最终目标”的过时产物。这种欲摧毁多源流教育制度,封闭和落后的极端种族主义思维,必须加以谴责和制止,否则将严重破坏国家的团结与和谐,完全不利国家的发展。

 

4.首相日前发表国庆日献词时承诺,新政府将不分种族和宗教,公平对待所有人民。这其实也是广大人民的意愿,因此董总和教总希望首相能够言行一致,落实这项承诺,包括尽快兑现在大选宣言中对华文教育许下的各项承诺,以取信于民。与此同时,董总和教总也促请政府以新的思维,重新制定一个多元开放,公平对待各族群母语教育发展的国家教育政策,以肯定多源流教育的贡献与价值,并一劳永逸解决华教长期没有获得公平对待的困境。

董教总针对华文独中统考召开华团扩大交流会议 大会共识与声明

董教总针对华文独中统考召开华团扩大交流会议 大会共识与声明

董教总针对华文独中统考召开华团扩大交流会议 大会共识与声明

1. 大会严厉谴责打着各种爱护华教旗帜与组织的破坏份子,操弄关中学生报考统考的议题,企图引入官方力量以干预统考事务;大会同时促请三名将统考带上法庭的家长,在一切尚未造成任何破坏之前,立即无条件停止所有诉讼的行动。

案由:

(1) 对于近期内有打着各种爱护华教旗帜与组织的破坏份子,不断分化华教的团结的现象,尤其是在关中学生报考统考的议题上,扭曲事实、误导华社之余,更企图引入官方力量以干预统考事务,冲击与伤害了华教事业。

(2) 上述的破坏份子不择手段利用三名不明就理的家长,以所谓“华文独中学生家长代表”的名义,把统考带上法庭。这三名家长,可能不知道将统考带上法庭的后果与代价,将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奉劝这三名家长,不要被人误导而成为单元化教育政策者对付华教运动的帮凶。大会要求他们立即无条件停止所有诉讼的行动。

 

2.大会坚决捍卫华文独中统考自主权,反对任何人损害统考自主权的言行。

案由:

(1) 华文独中统考从1975年开始举办至今,都是由董总及董教总独中工委会自主统筹统办,教育部也从来都没有给予任何的指示及干预。

(2)关丹中华中学是在董教总华文独中工委会派团考察关丹中华中学以及成立法律小组进行深入研议,分别提呈有关的报告后,再经过董教总华文独中工委会会议和董总、教总领导层的联席会议的议决,经过层层严密的考核及考量后,才作出慎重决定,即允准关丹中华中学报考华文独中统一考试。这体现了统考自主权。此外,上至首相拿督斯里纳吉、下至教育总监都作出表态,教育总监也发出5封公函,不阻止关丹中华中学参加华文独中统考。

 

3.大会促请政府尽速全面承认华文独中统考证书。

案由:

(1)董总领导过去已积极向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会面商谈,更针对各种技术上的问题进行研讨。其中包括华文独中课程纲要以及华文独中统考与大学先修班的水平衡量。但至今只有一些州政府(砂拉越、槟城、雪兰莪)承认统考证书,让独中生进入州政府管辖的大专学院深造与属下官联公司就职。砂拉越州政府更开放其州级公共服务局于统考文凭持有人申请,成为该州州级公务员。

(2)华文独中统考证书已普遍受到国外著名大专学府的认同与肯定,也不乏统考生在国际顶尖知名大学深造。华文独中为国家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贡献实不容置疑。政府应承认独中统考证书,以避免人才外流造成国家损失。

华团联合声明

华团联合声明

教育部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300所国小一年级和四年级,以及国中初中一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在这项计划下,有关的国小和国中使用马来文或英文来教导数学、科学、信息及通讯工艺,以及设计与工艺四个科目。教育部将在2017年继续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而且还把这项计划扩大到华小和淡小。

 

有鉴于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国内主要华团特于今天召开联席会议,针对教育部“双语言课程计划”进行讨论,并达致以下共识,特此发表联合声明如下:

 

(1)小学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以学生最熟悉的语文,也就是母语来进行教学,以确保学生获得最好的学习成效,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认可和肯定的。有鉴于此,我们强烈反对教育部在华小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因为这不但违反了母语教学的原理,更是破坏了华小以华语作为各个科目主要教学媒介语的特征。

 

(2)华小一旦参加“双语言课程计划”,无论是第一阶段(一二三年级)或第二阶段(四五六年级),华小以华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将大幅度减少,甚至比用非华语来教学的上课时间还要少,严重破坏华小的特质。因此,我们吁请华小董事部和家教协会必须站稳立场,坚决拒绝接受参与教育部“双语言课程计划”的献议,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并打开华小变质的缺口。

 

(3)政府在2003年强硬推行“英文教数理”政策来提升学生英文程度的做法,已经是以失败告终,并因而牺牲了许多学生,因此政府必须吸取有关教训,马上停止在小学阶段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以免重蹈覆辙,让更多学生受害。我们吁请政府依据语文教学的规律,从英文科的教学,包括课程纲要、教材、师资和教学法等等,进行全面的改革,对症下药,以正确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英语的掌握能力。

 

(4)为了捍卫华小的特征,我们将展开全国华小签名运动,坚决反对在华小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我们吁请全国华小盖章支持,踊跃参与签名运动,以结合大家的力量,坚决捍卫华文小学的特征,全力维护母语教育的发展,并致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联合发表声明的团体包括:

  1.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
  2.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3.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
  4. 马来西亚七大乡团协调委员会
  5. 马来西亚华校校友会联合会总会
  6. 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
  7. 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