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与 独大教育机构(独大) 联合文告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与 独大教育机构(独大) 联合文告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与

独大教育机构(独大)

联合文告

2023年8月11日

 

针对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简称“非营利公司”)和新纪元大学学院(简称“新院”)入禀法庭阻扰 “董总华教综合大厦” 动工案件,莎亚南高庭在研究双方于8月3日的陈词后,已于8月10日上午9时30分作出初步判决。

 

有关判决裁定,允许“非营利公司”(第一原告)和“新院”(第二原告)申请临时禁令,以禁止董总(第一被告)和独大(第二被告),在独大所拥有的部分土地上展开“董总华教综合大厦”的施工工程,直到相关案件进入公开庭审讯至结案为止。

 

董总、教总及独大三机构皆对上述判决深感意外,并一致认为,独大作为上述施工地段之地主,以及董总作为施工地段之合法承租方,两者权益理应受到土地法典的保障。

 

我们重申,董总、教总和独大三机构,及其所联合成立的“非营利公司”和“新院”毗邻而立,各方在这片土地的身份、关系一目了然,其理至明,不容混淆。

 

简言之,独大为此地段之拥有者,董总则是建筑物的业者及此地段的合法承租方及管理者,而“非营利公司”和“新院”在此地段的身份,原先就是由三机构所成立及管理下被许可使用的单位。

 

然而,经历2013年董总风波后,叶新田和邹寿汉等人便数度修改章程,变相地私有化“非营利公司”,形成少数私人掌控华教公共资产的局面,导致“新院”如今的拥有权和管理权实质上已经被骑劫。

 

尽管如此,基于民族教育精神与学生利益,董总、教总和独大三机构仍未向“新院”收取租金,而仅仅象征式地以分担地税、门牌税等费用的方式,允许“新院”继续使用原来的B楼与C楼。

 

如今,“非营利公司”和“新院”以法律途径阻扰 “董总华教综合大厦”之建设,阻碍董总贯彻《独中教育蓝图》及发展华教事业,董总和独大势必进行上诉,以捍卫华教的公共资产,保障数以万计的师生权益。

 

与此同时,董总、教总和独大三机构呼吁广大关心华文教育的各界人士,勿受上述判决影响,继续积极响应三机构的号召,以建设对付破坏,并严正看待别有企图者公然侵占原本属于华社的公共资产,避免对公民社会带来进一步的破坏。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与 独大教育机构(独大) 联合文告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与 独大教育机构(独大) 联合文告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与

独大教育机构(独大)

联合文告

2023年6月23日

 

由董总、教总和独大三机构在2019年发起筹建的 “董总华教综合大厦”,作为推广华文教育、促进文化交流的华教基地,以便推展各类教育活动,如教师进修与培训,教学实验研究、学校行政人员的培训、学术研讨会、教育教学工作坊,也可以进行统考集中评阅、各类营会、演出、展览等用途。

 

在过去近4年的时间里,建设“董总华教综合大厦”的工作,无论在工程方面或募款方面的工作都如火如荼、有序的进行,从民众到学校、华团、公司企业,各界无不踊跃支持响应,因此董总、教总和独大三机构决定于2023年6月24日进行动土典礼仪式。

 

有关动土礼的相关筹备工作都已顺利及有序的开展,目前场地也已经布置完毕,同时也获得各政党、华团代表及捐献人士,以及全国各地的华教人士热烈响应,并已通知筹备处将如期出席。

 

董总华教综合大厦动土典礼将会按照原定流程,照常进行。

 

动土典礼流程:

 

附:动土典礼的布置照片

 

新纪元大学学院发律师函 阻董总华教综合大厦施工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与

独大教育机构(独大)

联合文告

2023年6月7日

新纪元大学学院发律师函

阻董总华教综合大厦施工

董总、教总及独大三机构筹划逾四年的 “华教综合大厦”,目前基本完成所有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并已择订于今年6月24日举行动土礼。正当动土礼的筹备工作展开之际,新纪元大学学院竟委托律师于今年5月19日发来律师函,声称董总 “非法侵占 (unlawfully encroach) ” 其土地,并要求董总 “立即停止 (Immediately cease and desist)” 施工,否则将采取法律行动。

董总、教总及独大三机构对新纪元大学学院发出的律师函深表示惊讶和不解,因为该律师函中所谓的 “非法侵占” 其土地,完全不符事实,企图混淆视听,故有必要就此公开说明原委。

董总、教总和独大三机构,及其在1994年联合筹建的新纪元大学学院毗邻而立,其目前所处的整个地段,原为加影华侨学校原址。上世纪中叶,加影华侨学校因各种阻难而关闭,遂于1978年将有关地段和校产交由加影八大华团组成的 “华侨学校产业受托会” 共同管理,上述地段在1988年由该会转名予独大,以供发展民族教育用途。加影华侨学校产业受托会当年献地予独大,获得各媒体大肆报道,而相关法律文件如地契也明确土地归属独大。因此,作为合法地主的独大,联同董总与教总倡议筹建 “华教综合大厦”,却遭新纪元大学学院委托律师来函指 “非法侵占” 其土地,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事实上,当年独大与董总和教总三机构,为了沿续创办一所高等学府的初衷,早在1991年便将此地段以租约的形式付托给董总全权处理。1994年,为了赓续南洋大学及独立大学未竟之志,董总、教总及独大三机构联合创立 “董教总教育中心 (非营利) 有限公司” 以申办新纪元学院,并于1997年在各界支持下获准办学,遂于翌年举行开学典礼。

简言之,上述地段的地契和租约,皆有法律文件证明其土地拥有权和使用权。因此,独大为此地段之拥有者,董总是建筑物的业者及此地段的使用及管理者,而新纪元大学学院在此地段的身份,原先就是由三机构所拥有及管理下的使用者。各者在这片土地的身份、关系一目了然,其理至明,不容混淆。

必须指出,董教总教育中心 (非营利) 有限公司自1994年创立至2010年期间,其章程规定由董总、教总和独大三机构共同主导和管理董事会,三机构各派出五位董事共十五人,再由会员大会选任六位学有专长的个人董事,合计二十一位董事。而自创办以来,当届的董总及教总主席皆自动被推选为该董教总教育中心 (非营利) 有限公司董事会的主席及副主席。然而,经历2013年董总风波后,叶新田和邹寿汉等人便数度修改章程,不仅拒绝退下该董事会的主席及副主席职务以交还给时任董总和教总主席,更变相地私有化董教总教育中心 (非营利) 有限公司,将董总、教总和独大三机构的代表权削减至各两位董事共六人,反之将个人董事增加多达二十九人,致使个人董事的人数远远超越三机构的代表人数,导致少数私人掌控华教的公共资产,此举经已违背昔日创办初衷。虽然如今的新院实质上已经被骑劫,但基于民族教育精神,三机构还未向新院收取租金,仍然让新院使用原来的空间。

董总、教总和独大在2019年发起筹建 “华教综合大厦”,在原址设立一座用以培训师资、批阅统考试卷、巩固及推广华教、促进文化交流的大楼。从民众到学校、华团、公司企业,各界无不踊跃支持响应,不论募款或工程规划都如火如荼,有序进行,相关建筑图测亦已获加影市议会批准。

期间,毗邻的新纪元大学学院于2022年7月8日来函,要求董总在 “华教综合大厦” 内增建4万平方尺的空间供该校作教学用途。就在双方多次商议未有定案之际,新院却在今年2月19日新春活动发表不符合事实之言论,声称双方已达成协议,同意该校兴建高达十二层的 “南大楼”。董总、教总和独大三机构数度去函要求对方澄清不果,日前反而接获对方的律师函,要求 “华教综合大厦” 立即停止施工。

由于事态严重,董总、教总及独大三机构联合召集我国主要华团于5月31日举行 “董总华教综合大厦建设及进展汇报交流会”,向华团汇报及说明事件的演进,在交流环节,获得23个团体一致支持 “华教综合大厦” 按照原定计划动工,三机构深感欣慰并会依据专业程序落实大厦的建设。

 

新纪元大学学院发律师函 阻董总华教综合大厦施工

新纪元大学学院发律师函 阻董总华教综合大厦施工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与

独大教育机构(独大)

联合文告

2023年6月7日

新纪元大学学院发律师函

阻董总华教综合大厦施工

 

董总、教总及独大三机构筹划逾四年的 “华教综合大厦”,目前基本完成所有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并已择订于今年6月24日举行动土礼。正当动土礼的筹备工作展开之际,新纪元大学学院竟委托律师于今年5月19日发来律师函,声称董总 “非法侵占 (unlawfully encroach) ” 其土地,并要求董总 “立即停止 (Immediately cease and desist)” 施工,否则将采取法律行动。

 

董总、教总及独大三机构对新纪元大学学院发出的律师函深表示惊讶和不解,因为该律师函中所谓的 “非法侵占” 其土地,完全不符事实,企图混淆视听,故有必要就此公开说明原委。

 

董总、教总和独大三机构,及其在1994年联合筹建的新纪元大学学院毗邻而立,其目前所处的整个地段,原为加影华侨学校原址。上世纪中叶,加影华侨学校因各种阻难而关闭,遂于1978年将有关地段和校产交由加影八大华团组成的 “华侨学校产业受托会” 共同管理,上述地段在1988年由该会转名予独大,以供发展民族教育用途。加影华侨学校产业受托会当年献地予独大,获得各媒体大肆报道,而相关法律文件如地契也明确土地归属独大。因此,作为合法地主的独大,联同董总与教总倡议筹建 “华教综合大厦”,却遭新纪元大学学院委托律师来函指 “非法侵占” 其土地,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事实上,当年独大与董总和教总三机构,为了沿续创办一所高等学府的初衷,早在1991年便将此地段以租约的形式付托给董总全权处理。1994年,为了赓续南洋大学及独立大学未竟之志,董总、教总及独大三机构联合创立 “董教总教育中心 (非营利) 有限公司” 以申办新纪元学院,并于1997年在各界支持下获准办学,遂于翌年举行开学典礼。

 

简言之,上述地段的地契和租约,皆有法律文件证明其土地拥有权和使用权。因此,独大为此地段之拥有者,董总是建筑物的业者及此地段的使用及管理者,而新纪元大学学院在此地段的身份,原先就是由三机构所拥有及管理下的使用者。各者在这片土地的身份、关系一目了然,其理至明,不容混淆。

 

必须指出,董教总教育中心 (非营利) 有限公司自1994年创立至2010年期间,其章程规定由董总、教总和独大三机构共同主导和管理董事会,三机构各派出五位董事共十五人,再由会员大会选任六位学有专长的个人董事,合计二十一位董事。而自创办以来,当届的董总及教总主席皆自动被推选为该董教总教育中心 (非营利) 有限公司董事会的主席及副主席。然而,经历2013年董总风波后,叶新田和邹寿汉等人便数度修改章程,不仅拒绝退下该董事会的主席及副主席职务以交还给时任董总和教总主席,更变相地私有化董教总教育中心 (非营利) 有限公司,将董总、教总和独大三机构的代表权削减至各两位董事共六人,反之将个人董事增加多达二十九人,致使个人董事的人数远远超越三机构的代表人数,导致少数私人掌控华教的公共资产,此举经已违背昔日创办初衷。虽然如今的新院实质上已经被骑劫,但基于民族教育精神,三机构还未向新院收取租金,仍然让新院使用原来的空间。

 

董总、教总和独大在2019年发起筹建 “华教综合大厦”,在原址设立一座用以培训师资、批阅统考试卷、巩固及推广华教、促进文化交流的大楼。从民众到学校、华团、公司企业,各界无不踊跃支持响应,不论募款或工程规划都如火如荼,有序进行,相关建筑图测亦已获加影市议会批准。

 

期间,毗邻的新纪元大学学院于2022年7月8日来函,要求董总在 “华教综合大厦” 内增建4万平方尺的空间供该校作教学用途。就在双方多次商议未有定案之际,新院却在今年2月19日新春活动发表不符合事实之言论,声称双方已达成协议,同意该校兴建高达十二层的 “南大楼”。董总、教总和独大三机构数度去函要求对方澄清不果,日前反而接获对方的律师函,要求 “华教综合大厦” 立即停止施工。

 

由于事态严重,董总、教总及独大三机构联合召集我国主要华团于5月31日举行 “董总华教综合大厦建设及进展汇报交流会”,向华团汇报及说明事件的演进,在交流环节,获得23个团体一致支持 “华教综合大厦” 按照原定计划动工,三机构深感欣慰并会依据专业程序落实大厦的建设。

吁财案细列各源流学校拨款 支持独中民办大学学院发展

吁财案细列各源流学校拨款 支持独中民办大学学院发展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3年2月25日

吁财案细列各源流学校拨款

支持独中民办大学学院发展

 

首相兼财长安华日前提呈的2023年财政预算案中,教育部拨款位列榜首,政府重视教育发展值得肯定。不过,这份财案并未详列各源流学校所获拨款,亦未提及国民型中学、教会学校、华文独中和三所民办大学学院是否受惠,我们对此感到失望。

 

教育部为本次获得最多拨款的部门(552亿令吉),相较于国盟政府去年10月宣布的减少了4亿(556亿令吉),但仍比2022年增加了26亿(526亿令吉)。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各源流学校的维修与提升拨款比前朝公布的11亿减少至9亿令吉后,各源流学校是否公平享有水电费和排污费等行政开销拨款尚未可知。为此,我们要求政府参照2019年和2020年财案,详列国小、华小、淡小、国民型中学、教会学校、全寄宿学校、玛拉初级理科学院、民办宗教学校、独中和民办大学学院(新纪元、南方和韩江传媒)等拨款细节。

 

财案公布兴建的7所新学校中,并没有包括华小和淡小,无疑令人失望。事实上,华小和淡小也是国家教育体系重要一环,无论拨款拨地、增建或迁建,政府有责任按人口与教育需求制度化处理,新财案应当纳入其中,承担建校所需经费和校地,确保早日建竣使用。

 

首相安华的联合政府不应延续国阵和国盟政府的作风,面对各源流学校和民办教育机构的拨款应秉持公平态度,在接下来的财案辩论阶段公开说明,如何透明化处理拨款,列出各源流学校的维修与提升拨款、建校计划等具体细节。

董教总提三大教改诉求 吁候选人公开政策辩论  

董教总提三大教改诉求 吁候选人公开政策辩论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2年11月3日

董教总提三大教改诉求

吁候选人公开政策辩论

 

第十五届国会选举参选登记在即,除了公布竞选纲领外,董教总要求各政治联盟或政党候选人尽速进行公开的政策辩论,阐述执政理念与政策主张,秉持多元、平等、包容的原则,公平合理地分配国家教育资源。同时,呼吁各界踊跃投票,共同决定国家的未来。

 

马来西亚四年前虽然实现首次政党轮替,却因政局剧变而换了三次政府。威权体制遗绪未除,民主转型受挫,族群政治幽灵萦绕,矛盾分歧待解。多元国情下最迫切的挑战,当属单元与多元之争,民粹右翼時而左右政治风向。我国要向上提升,不能向下沉沦,唯有停止操弄民粹,尊重差异,互相包容、体谅,才能塑造新的政治文化。

 

民主国家的定期选举是一种政治契约关系,候选人提出政见,允诺当选后兑现竞选支票。不过,选举是拼政绩、立愿景,并非滥开支票,候选人必须提出完整的政策愿景,接受各界检验与质询。为此,我们要求所有政党联盟或政党候选人,进行政策辩论,拿出具体政见论述,让社会尽速回归公众事务的理性思辨。

 

董教总长期以来提出的教育改革建议与权利诉求亟待落实,我们从全民教育权益的角度,举其萦萦大者,希望朝野政党联盟或政党候选人正视回应,并信守承诺,当选后戮力达成:

 

一、制定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保障各族母语教育

依据马来西亚多元社会特色的国情事实,修订1996年《教育法令》及《2013-2025年教育大蓝图》,以尊重多元、包容差异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取代不利于各族母语教育存续的单元措施。

 

修宪增列“母语条款”,积极保障、提倡和推广多元文化,视各族母语为国家重要文化遗产,以及不可剥夺的公民权利,确保各族语言与文化皆受平等的保存与发展。与此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和传播历史原貌,肯定各族群对马来西亚开邦立国的贡献事迹,以促进族群关系,加强社会凝聚,发挥多元优势,推动国家繁荣。

 

二、保障教育平等权利, 提升国家整体教育素质

按照城乡地区的教育差距,以及有关社区各族人口的数量,依比例原则或实际需求制度化公平分配国家教育资源,保障校园环境安全,维护教学设备质量,完善师资培训调派、全面提升教育素质,整体推进国家实力。

 

政府应纠正种种沉疴痼疾,力求各族群乃至各阶层的莘莘学子获得公平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包括摒弃以“校地拥有权”来给予“政府学校”和“政府资助学校”差别待遇;一视同仁地向所有学校(包括国小、华小、淡小、国民型中学、宗教学校、独中、非营利民办高等学府等)合理拨款;制度化拨地拨款增建或搬迁各源流学校;建立科学且透明的师资培训与调派制度,确保各源流学校的高职和师资具备相关资格;以学术专业角度全面鉴定并承认华文独中统考证书;恢复“国民型中学”的法定地位并兑诺改善其发展困境;提供税务优惠配套以鼓励民间非营利教育机构的贡献;加强中学公民教育课程中有关多元文化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三、落实教育分权制, 杜绝政治过度介入与滥权

将中央集权的教育权限下放,中央政府制订政策、方针与监督各级教育行政,州政府拥有教育行政与管理权,负责管理州内各类教育机构,县区与学区学校推动在地化教改。

 

成立具有法定地位的教育监察委员会,并确保其向国会负责与提呈年度报告的独立性,以便有效监督教育部行使公共权力的运作,强化施政效率,防止滥权弊端,以及政治介入所造成的不公与偏差。民众可就管理不善、违法行政、不公平、歧视、滥权、不回覆、拒绝提供资讯、不合理的延迟等理由向委员会申诉。

 

多元平等乃不可逆之国际潮流,亦是民主国家的核心价值与开放进步的重要指标。作为马来西亚多元国情的政府,务必洞悉国内现实,同时明察世界趋势,视我国各族语言和文化为瑰宝资产,推动母语教育,落实教育平等,提升教改效率,发掘竞争优势,抑制政治过度介入教育事务,让教育回归教育专业,以应对全球挑战,创造全民福祉。

 

我们吁请各族人民,全力支持任何主张多元文化教育平等的政党阵线以及国州议席候选人,踊跃投票履行公民责任,以期选出一个能为国家带来民主、自由、 廉洁、公平和多元团结的新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