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马中探讨绿色通道 助马留华生返校上课

吁马中探讨绿色通道 助马留华生返校上课

董总文告

2021年6月1日

吁马中探讨绿色通道

助马留华生返校上课

 

马来西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建交47年,在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层面的交流及合作可谓硕果累累,目前这样的发展态势依然。近年来,马中两国在教育领域合作交流的进展更是一日千里,其中马来西亚学生留学中国的人数更是稳步上升,截至2019年3月,大马留华学生已近9500人,当中包括政府保送留学生以及个人自费留学生,这都充份说明了兩国在教育领域的良好互动乃大势所趋。

 

2020年初迄今,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马中两国皆实施了各种防疫措施,使得去年一月份寒假返马的留华生,至今已超过一年无法重返中国各大高等院校上课,而新报读的新生亦未能前往中国各高校上课。虽然大部分中国高校都有为外籍生设置网课,但质量参差不齐,而且部分课程并不适合以网课的方式进行,导致许多留华生的教育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事实上,2020年第二学期起,在中国境内的包括外籍学生都已回到校园实体上课。许多在马上网课的留华生则不断反映面对各种困难,尤其涉及实习和实践等课程,以及即将毕业的留学生,在学习上更是面对诸多困境。这类留学生确实有返校上实体课的实际需求,方能加强其专业学习效果,进而保障其教育权益。

 

董总吁请我国外交部长希山慕丁和首相对华特使张庆信,积极联系中国政府有关当局,协商处理大马留华生返校上课事宜。我们希望马中两国政府正视大马留学生的教育权益及所面对的困境,通过两国外交部于今年4月宣布成立的“马中合作高级别委员会”,积极探讨应对方案,包括设立绿色通道,采取为留学生接种疫苗和实施隔离观察等措施,以及安排需要进行实习和实践课程或即将毕业的留华生,赶在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时及时返校上课。

@董总教师教育局举办 “2021年高中《世界史1之东亚史》– 韩国概览系列讲座”

@董总教师教育局举办 “2021年高中《世界史1之东亚史》– 韩国概览系列讲座”

董总教师教育局举办 “2021年高中《世界史1之东亚史》– 韩国概览系列讲座”

董总教师教育局举办

2021年高中《世界史1之东亚史》— 韩国概览系列讲座”

新闻稿

今年的疫情肆虐 ,但任何风雨都无阻独中教师培训课程的进行。为了提升华文独中历史教师对韩国概览有更深入的了解,董总教师教育局在今年2-3月期间,以短期密集的培训方式,举办为期六天的“2021年高中《世界史1之东亚史》 – 韩国概览系列讲座”,而参与本次的课程共有103名历史教师。

 

本次培训课程的讲师是,韩国光云大学国际教育院 萧悦宁助理教授。萧博士主讲的课程包括:韩国史改观、韩国语言接触史、韩国思想史概论、韩国传统文化、韩国现代社会文化和韩国社会当代问题。

韩国概览系列讲座的课程丰富详实的讲解与分析,帮助学员从不太熟悉韩国历史和文化背景到初步掌握,对东亚史韩国部分的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从韩国人当前的历史研究角度,看韩国人如何解释、看待本国史和国际关系,尤其认识了韩国在野史派对韩国历史诠释的影响,有助学员在引导议题讨论能更中立的看待问题。学员们认为本次培训课程内容加深了他们对韩国历史的了解与认识,课程安排有系统,各层面均有覆盖。

 

从这六天的培训讲座,学员们汲取了丰富的韩国文化历史内涵。课程结束后,学员们也肯定讲师们的专业,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学员们对本次培训班都很满意,因为培训课程提供了他们成为教师必备的知识、技能和实战经验。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此培训班利用线上的方式授课,学员们和教授深入交流与讨论,由此可见,线上模式的教学并不影响知识传授与经验分享。

萧悦宁教授(第一排右一)与教师们线上合影。

吁教部纠正历史教材失实 组跨族群专家委员会检讨

吁教部纠正历史教材失实 组跨族群专家委员会检讨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4月21日

吁教部纠正历史教材失实

组跨族群专家委员会检讨

 

最近教育部中学历史教科书问题又引发争议,有学者分析指有关历史教科书以马来人和伊斯兰宗教为中心,对其他族群的历史文化介绍所占的篇幅不是极少,就是只字不提,无法反映国情且失实。董教总吁请教育部正视问题,立刻采取具体行动,纠正中学历史教科书的问题。

 

事实上,教育部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长期存有浓厚的单元化、排他性的思维,以及史实呈现失衡和曲解的问题,且没有全面如实反映多元族群、文化和宗教的国情,导致历史教科书没有体现全民历史的精神,令新生代无法真正和全面了解国家历史,甚至有误导之虞,而且来自一些族群以及沙巴和砂拉越的学生更会深感被排斥和被边缘化。这种种问题的发生,都违背我国多元社会国情,其引发的长期争端实际上已破坏了国民的团结和归属感,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进步。这是政府必须认真加以纠正和解决的严重问题。

 

政府在今年2月推出的国家团结政策和蓝图,提出通过历史教育促进国民团结。有鉴于此,董教总呼吁政府言行一致,召集各族学者专家和教育界人士,并成立委员会,以寻策解决历史教科书的各种问题,当中包括修改中小学历史科的课程与评价标准文件(DSKP),成立由各族包括沙巴和砂拉越的学者专家和教育界人士组成的历史教科书撰写团队和督导委员会。

 

我们认为正是因为政府长期以来在施政上往往突出单元化思维,致使种族和宗教极端主义蔓延,各种恶劣言行层出不穷,但政府却往往没有迅速表明立场和积极处理问题,才造成祸延至今的恶果,令人民对国家的前途深感担忧和失望。我们认为,每当发生任何的种族和宗教极端言行或破坏国民团结的事情,政府就应迅速站出来,采取行动加以制止,而不是默不出声,任由问题恶化和持续下去。如近日峇株巴辖某所国中把体育种族化,规定某些运动项目只限特定种族的学生参加的事情上,教育部就立刻采取行动,纠正有关问题。

 

教育部的中学标准课程(KSSM)强调培养学生的高思维和批判的能力。董教总认为,政府应重新规划历史教育的课程目标和纲要,让学生在学习上有讨论、反思和批评历史的空间,兼听则明,打开视野,培养理性、思想开明和有归属感的新生代。

驳斥马哈迪冥顽不灵 单元思维碍教育进步

驳斥马哈迪冥顽不灵 单元思维碍教育进步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4月19日

驳斥马哈迪冥顽不灵

单元思维碍教育进步

 

前首相马哈迪日前受访时再次重提宏愿学校计划,推崇单元教育,认定母语教育分裂国民。董教总认为,经历二度任相、希盟倒台后,马哈迪仍不改其志,欲藉由宏愿学校实现单一源流学校的目标,一再曝露他否定多源流的存在价值,罔顾多元社会现实。

 

马哈迪的教育观不外是迷信科技,眨低人文,独尊英文,漠视多元。当年独排众议,坚持推行宏愿学校与英语教数理,结果莘莘学子惨当白老鼠,虚掷巨额公帑和教育资源,弊端罄竹难书,蹉跎多年失败告终。如今老调重弹,足证其人冥顽不灵,缺乏反省能力,且教育见解严重滞后,大开时代倒车。

 

马来西亚的文化多样性,应归功于独立建国前保留至今的多源流教育,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会栋梁,这是我国的独特资产。多元文化教育实践,是铁一般的事实,不容抹煞。企图用单元教育或宏愿学校来消除族群隔阂,其实见树不见林,无视国内族群问题源于长期政策偏差、政治炒作,导致各族之间的鸿沟难以化解,充其量只能展现表面和谐,核心争议待解。

 

母语是族群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身份的象征。推广母语教育,等同传播多元文化。捍卫母语、维系多源流教育体系,是体现对这片土地的认同与尊重。多源流学校乃秉持母语教育之原则而存在,虽然各校教学媒介语不同,惟课纲皆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制定、执行,传授相同的知识与价值观,亦开放各族子弟报读。妨碍国民团结之说于事实不符,朝野应关注教育政策朝令夕改,避免让家长对国家教育失去信心。

 

我国经历二次政党轮替后,百年树人的教育政策,能否与时俱进,各界对此普遍关切,政府与人民如果不思彻底变革,将让单元思维继续腐蚀社会根基,贻害学子。

谴责巫统区部分化族群 增建朱运兴华小合情理

谴责巫统区部分化族群 增建朱运兴华小合情理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4月19日

谴责巫统区部分化族群

增建朱运兴华小合情理

 

针对巫统梳邦区部主席拿督阿曼阿兹哈号召居民反对在雪兰莪蒲种金銮镇兴建朱运兴华小的行动,董教总对此深表遗憾,并加以谴责。文告全文如下:

 

  1. 董教总表示,金銮镇是华裔人口密集区,基于当地没有华小,再加上附近的华小也已面对学生人数爆满的问题,因此,在金銮镇兴建朱运兴华小是迫切需要,以满足当地居民对教育的需求。董教总表示,各源流学校都是国家教育的主流,也是我国的优势,并受到我国联邦宪法的保障,而且教育法令也明文规定可以兴建华小。有鉴于此,增建华小是合情合理合法的。董教总表示,巫统梳邦区部抗议在金銮镇兴建华小的行动是在制造族群分化和挑起仇恨情绪,严重破坏国民团结,这是各造必须严厉加以谴责的不负责任行为。
  1. 董教总表示,近年来,国内种族极端主义气焰日益高涨,越来越多不负责任的政客和组织做出破坏国家和谐与团结的恶劣行径,包括发表关闭多源流学校的言论、入禀法庭挑战华淡小的合法性,以及反对兴建华小等的事件,而且情况日趋严重,已经对国家的发展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董教总认为,国盟政府强调以《联邦宪法》和《国家原则》作为推动国民团结的基础,因此,对于当前这种种破坏国民团结的所作所为,政府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必须付诸行动,在第一时间站出来捍卫国家多源流教育的体系,并采取行动制止任何破坏我国多源流教育制度的言论和行为,以免继续撕裂我国的多元社会。
  1. 董教总表示,虽然华小以华语华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不过却是开放给各个族群的孩子自由报读。华小的办学成果获得非华裔家长的认同,因此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非华裔家长让孩子报读华小。根据教育部的统计,目前华小的非华裔学生近20%,是各源流小学不同种族学生就读比例最高的学校,这证明了华小是多元族群的学校,各族群孩子都可以在华小愉快地一起学习,有助于促进不同族群间的认识与了解。

 

我国各源流学校并存发展已超过两百年之久,不但丰富了我国多元社会特色,而且数十年来的存在与发展证明了多源流学校不是国民团结的绊脚石。因此,董教总促请各界,特别是政治人物认清我国多元社会的事实,以及各源流学校的存在和发展符合我国多元族群的实际需求,停止利用多源流学校的存在来大做文章,以达到本身的政治利益,进而破坏国民团结。

吁朝野展现政治承担 全力解决爪夷字争议  

吁朝野展现政治承担 全力解决爪夷字争议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4月15日

吁朝野展现政治承担

全力解决爪夷字争议

 

董教总呼吁朝野政治人物,与其耗费心力在爪夷字课题上互批不是,大打口水战,还不如拿出政治担当和勇气,踏实做事,全力解决爪夷字争议。近98%华小不同意爪夷字教学,家长的意愿既已十分明显,教育部应当从善如流,搁置该措施,朝野政治人物更责无旁贷,力促当局停止这项违背民意的措施。

 

近日外界批评董教总在爪夷字课题的立场前后不一,态度前倨后恭,我们认为相关言论有失公允, 不符事实,具有误导性。 事实上,董教总的立场始终如一,从未反对爪夷字,而是不认同目前教育部推行的教学模式,有违我国的多元文化国情。反之, 应参照 2015年华淡小五年级马来文课本,以介绍各族语文书法艺术的方式,向小学生引介包括华文、泰米尔文、爪夷文字书法、东马各族书法等,更为可行、妥当,此建议亦获得教育部副部长马汉顺的认可。同时,我们坚持将学校董事会纳入在决策过程中,因此要求教育部搁置该措施,召集华印裔、东马相关文教团体共商研议。

 

无论希盟或国盟政府时期,董教总一直秉持上述立场,戮力监督教育施政。去年7月,教育部长莫哈末拉兹曾在国会书面问答时称,将重新详细检讨华淡小的爪夷字教学,遗憾的是,迄今已逾半年,未见任何后续跟进检讨,反而无视华印裔社会要求搁置此项措施的声音,在今年初继续向华淡小家长派发落实爪夷字问卷,再次引起民间的不满。

 

对于教育部光说不练,我们呼吁朝野政治人物勇于任事,回归教育专业,共同解决爪夷字教学争议。我们将继续不亢不卑地监督教育施政,也欢迎各界建言、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