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教部取消问卷调查 坚拒现有单元教学模式

要求教部取消问卷调查 坚拒现有单元教学模式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1月16日

要求教部取消问卷调查

坚拒现有单元教学模式

 

教育部近期指示华小校方向四年级家长发问卷,以决定各校今年是否落实介绍爪夷字单元。事实上,教育部2020年进行此项问卷调查时,全国1297所华小中,高达97.3%的华小,即1262所反对在马来文课推行爪夷字单元,华小的立场已经非常明确。广大华社也多次表明,不认同教育部再次发出问卷调查,以及继续推行这项不当的措施。有鉴于此,董教总促请教育部取消派发相关问卷,同时也吁请华小董事部、家教协会及家长站稳立场,拒绝现有单元的教学模式。

 

与此同时,董总去年的调查亦显示有1275所华小(即98.23%)反对推行爪夷字单元教学,和教育部的调查结果相符。这已清楚反映家长的意愿,倘若教育部再发问卷调查,无疑是重蹈覆辙,此举不仅浪费行政资源,亦企图分化多元族群社会,令人反感厌烦。

 

董教总郑重要求教育部搁置备受争议的介绍爪夷字措施,并立即取消问卷调查。与此同时,董教总也吁请华小董事部、家教协会及家长密切关注此事,并拒绝现有介绍爪夷字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多元方式介绍各族文字书法艺术,以符合我国多元种族的国情。

 

教育乃众人之事,攸关国家未来之大事。董教总重申教育部应强化公民参与,马上召集各个利益相关单位,包括华印裔社会文教团体及东马族群教育团体,共同成立多元语文教学委员会,方可下情上达,官民合作,让各方参与决策过程,审议监督国家教育政策。

华小师资再闹短缺 促教育部迅速解决

华小师资再闹短缺 促教育部迅速解决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0年12月29日

华小师资再闹短缺

促教育部迅速解决

 

最近华小师资再次面临短缺,董教总认为师资短缺,长期干扰华小前线工作者,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权益,我们认为是时候教育部有必要拿出诚意,一改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端出解决方案和时间表,从而一劳永逸根治问题。

 

我们对于教育部往往在师资统计与临教所需等数据与事实状况不符表示不满,这亦导致每次新学年初始,师资短缺必将浮现。为此,董教总要求教育部厘清现有讯息与数据上的误差,立即提出短期与长期的方案与措施,方可有效解决此悬而未决的问题。

 

我们认为针对华小师资短缺,短期内教育部应该加速完成调派新任教师和临时教师到学校,包括于2020年6月毕业的681名教师学士课程学员以及经招聘后已通过面试的21名临时教师到华小,确保这些教师能于2021年1月20日新学年开课前到校报到,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校的校务工作。另外,教育部应迅速发放足够的拨款用于聘请各源流学校所需临教,并加速批准各校聘请临教的行政作业,以免各校董家教继续承担临教薪金。

 

长期而言,教育部在师资统计数据、培训、面试和调派、临教聘请等方面需彻底检讨和改进,包括建立严谨的师资补缺追踪机制以及检讨师资来源,增加政府师范培训之管道,即开放师范课程供公立和私立大专毕业生申请就读,增加生源以满足师训所需人数。

 

最后,我们谨此呼吁教育部在近期内成立解决华小师资委员会,广邀包括董教总等等相关华小利益持份者,重新检讨华小师资培训的制度和运作机制,并拟出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从而确保华小的教学品质。

多元手册未解各界疑虑 应搁置现有爪夷字教学

多元手册未解各界疑虑 应搁置现有爪夷字教学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0年12月21日

多元手册未解各界疑虑

应搁置现有爪夷字教学

 

副教育部长马汉顺日前提出用“多元语文手册”,来恢复在华淡小四年级马来文课本的多元语文教学,介绍包括东马原住民在内的各族文字,以检讨现有的爪夷字教学争议。董教总认为,辅助参考书并无法解除各界对现有课本内容的疑虑,教育部应搁置现有备受争议的措施,这才是检讨爪夷字教学争议的重点。

 

马副部长的建议方案符合董教总等华教团体的一贯立场,即沿用华淡小五年级马来文课本的多元呈现方式,介绍各族文字与书法艺术,体现我国多元种族国情,有助于增进族群文化交流。

 

董教总较早前的问卷调查显示,华淡小家长几乎全面反对在小学四年级的“介绍爪夷字单元”。在1298所华小中,有1275所华小(98.23%)反对推行爪夷字单元教学,仅有23所表示同意。我们希望教育部在上述新方案落实前,搁置备受争议的措施,而非等到推行完四五六年级的新课本、新课纲后才全面检讨。否则,一旦继续推行,只会加剧学校内部矛盾,制造家长与家协的对立,侵蚀华小董事会的决策权。为了尊重《1996年教育法令》赋予华小董事会的管理权力,当局应将华小董事会纳入决策单位。

 

民间对爪夷字课题的疑虑,显示社会信任对政府政策的影响深远。为免重蹈过往政策的覆辙,我们希望当局召集华印教育团体,成立多元语文教学委员会,让利益相关者都能参与决策过程、共同审议监督。

爪夷课题立场不变 董总欢迎各界检验

爪夷课题立场不变 董总欢迎各界检验

董总文告

2020年12月9日

爪夷课题立场不变

董总欢迎各界检验

 

日前《阳光日报》(Sinar Harian)题为“Perlu ikut prinsip kepelbagaian budaya, kata Dong Zong”的一则新闻报导,引述本会主席陈大锦的访谈,然有关报导内容的行文方式却引发社会混淆。对此本会深感遗憾,并特此澄清,以正视听。

 

该篇新闻报导的其他段落都正确引述了本会主席陈大锦的访谈,惟该报于首段落的诠释并不确实,以致社会各界包括前教育部长马智礼对此断章取义。

 

董总在爪夷文课题立场从未改变,冀社会各界妥当理解和掌握,勿错误诠释。事实上陈主席在接受《阳光日报》专访发言内容乃依据2020年11月21日董教总联合文告的立场,即董教总不认同在马来文科推行爪夷字介绍的教学方式,重申从未反对各族群的语言文字,包括介绍爪夷字,惟须符合多元文化原则。教育部也可参照自2015年起,华淡小五年级马来文课本有关介绍各族群书法艺术的单元,以符合多元共存的精神。

 

上述立场,亦与2020年1月15日董教总与华印裔代表会见时任首相署部长慕加希的五点联合声明相符,不啻证明无论面对希盟或国盟政府,董教总在爪夷字课题始终秉持一贯立场。

 

本会欢迎各界参考上述文告与声明,以清楚掌握董教总对爪夷字课题之立场。无论如何,我们欢迎各界检验立场,以做为共同前进的力量。

吁组官民委员会监督讨论 冀延续独中和三院等拨款

吁组官民委员会监督讨论 冀延续独中和三院等拨款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0年11月25日

吁组官民委员会监督讨论

冀延续独中和三院等拨款

 

教育部日前公布2021年财政预算案各源流学校维修和提升拨款所获之拨款数额,董教总认为,这是首次以学校数量作为分配依据,而非一如既往般,在不考量各源流学校(包括华小、淡小、全寄宿学校、政府资助宗教学校、教会学校)数量多寡的情况下,一律给予5000万的拨款,此乃回应民间团体一向以来的要求。惟董教总认为,教育部所公布拨款分配方式,仍然存有瑕疵和问题,尚需改进。因此,我们吁请政府成立一个由教育部与民间团体组成的委员会,以讨论拨款机制和进行相关监督工作。

 

根据部长的宣布,在8亿令吉拨款中,只有6亿2000万令吉拨给10223所政府学校和政府资助学校作为维修和提升学校用途,平均每校拨款为6万648令吉,而政府资助学校的拨款上限是根据平均每校拨款的90%乘以1930所政府资助学校来计算。这意味着政府资助学校和政府学校在拨款方面还是存有不平等的待遇。董教总认为,不管是政府学校还是政府资助学校都是政府所管辖的学校,政府应该一视同仁,不应该厚此薄彼。因此,我们认为教育部学校拨款机制,尚有需改进的空间,并建立机制,让学校拨款以更有效、透明的方式定期公布详情,包括将学生人数纳入考量,让中大型的华小获得额外拨款。

 

除了学校维修和提升拨款,政府也应公布增建和搬迁学校的拨款,以及水电和排污费拨款。政府有责任提供足够拨款和校地,以尽快完成许多还未建竣的华小,包括上届全国大选前获得批准增建和搬迁的“10+6”所华小的建校计划,使有关华小早日开课。与此同时,政府也应比照政府学校的水电和排污费付款办法,直接支付全部政府资助学校的水电和排污费,而不是只给予政府资助学校最高每月5000令吉的津贴,并交由学校自行解决不敷的水电费和排污费。这对政府资助学校而言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政府曾在2019年和2020年财政预算案中,连续两年拨款予全国华文独中和三所民办高等学府。然而,对于现任政府至今还未表明立场,是否在2021年财政预算案中,继续拨款给全国华文独中和三所民办高等学府,董教总深感失望和遗憾。董教总认为,华文独中和三所民办高等学府(新纪元大学学院、南方大学学院和韩江传媒大学学院),都是非营利教育机构,而且都是在为国家培育人才,协助国家的发展,因此董教总促请政府延续这项惠民的政策,继续拨款给华文独中及3所民办高等学府。

董教总坚持多元方式介绍各族群文字 吁教育部搁置并与民间对话展开检讨

董教总坚持多元方式介绍各族群文字 吁教育部搁置并与民间对话展开检讨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0年11月21日

董教总坚持多元方式介绍各族群文字

吁教育部搁置并与民间对话展开检讨

 

针对教育部维持内阁在2019年8月14日的决定,并将在明年华淡小五年级的马来文科继续推行爪夷字的介绍,教总和董总对于教育部不愿听取华社和印裔社会的声音,一意孤行,深表遗憾和不满,并发表文告如下:

 

1.  董教总表示,自去年教育部要在华淡小四年级马来文科推行爪夷字的课题发生以来,即引发了许多争议。由于教育部在这项措施的处理方式和推行模式引起华社和印裔社会的疑虑和不安,因此董教总和国内各华团,以及印裔团体多次向教育部提出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和看法,包括要求教育部以多元的方式来推行,以及参照自2015年起,华淡小五年级马来文课本有关介绍各族群书法艺术的单元,因为这才是符合我国多元种族的国情,而且有助于促进各族群的文化交流与了解,而不是仅仅介绍爪夷字。遗憾的是,教育部不但没有正视和接纳华团和印裔团体的看法,反而还在推行的过程中边缘化《1996年教育法令》所赋予董事会的合法主权,引起广大华社的不满。

 

2.  董教总表示,教育部在今年初对全国华淡小四年级学生家长和家教协会所进行的调查显示,在全国1297所华小和524所淡小当中,只有2.70%的华小及0.38%的淡小同意在四年级的马来文科介绍爪夷字。教育部的调查在在显示绝大部分的家长选择不接受现有四年级马来文课本介绍爪夷字的模式,教育部的这项措施显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因而已经失去其意义。更严重的是,这项措施的推行也对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家长和家长之间造成一定程度的分化,因此教育部应当机立断取消这项不被大家接受的措施,而不是在五年级继续推行,再次引起不必要的争端。

 

3.  董教总重申从未反对各族群的语言文字,包括爪夷字的介绍,但必须是依据多元文化的原则,以符合多元共存的精神。因此,为了妥善解决华淡小马来文科介绍爪夷字的问题,董教总等团体在今年依然积极做出种种的争取工作,包括继续向教育部提出要求和建议,即在介绍爪夷字的同时,也纳入各个族群的文字介绍,以符合我国多元族群、语文、文化和宗教的实际情况。董教总表示,既然教育部高级部长莫哈末拉兹已提出重新全面仔细检讨现有爪夷字教学的事宜,因此,目前最妥当的做法是暂时搁置这项措施,并召集各个族群,包括沙巴和砂拉越的文教团体进行会议,集思广益,以便能够为这项课题制定一个符合我国多元社会国情的解决方案。

 

4.  董教总强调,教育部在华小推行的措施,必须尊重《1996年教育法令》赋予董事会的合法性主权。因此,在华淡小马来文课本推行爪夷字介绍的课题上,董事会必须有决策权。与此同时,董教总也促请全国华小董家教继续站稳立场,不接受教育部从今年开始在华淡小马来文科推行爪夷字介绍的模式,以共同争取教育部改以多元的方式来介绍我国各族文字书法艺术的教学内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