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0年11月14日

 

教育部高级部长莫哈末拉兹日前在国会下议院的书面回答表示,华小的非华裔学生比率在10年内有所增加,但华裔生的比率却下跌了将近8%,由于部长没有进一步说明实际的情况,这导致一些人误以为华裔家长不再为孩子报读华小,进而做出错误的诠释。为了让大家清楚了解实际的情况,并厘清有关的疑虑,董总和教总特发表以下文告。

 

1. 董教总表示,全国人口普查报告显示,各族人口的生育率皆有下降的趋势,惟华裔生育率下跌的情况较为严重,而马来人及土著的生育率近年来甚至出现回升的现象(表一)。因此,华裔家庭的少子化现象无可避免地造成华小华裔学生人数出现逐年减少的情况。事实上,随着我国各族人口生育率的下降,近10年来,国小和淡小也同样面对学生人数减少的问题。不过,随着马来人及土著的生育率有所回升,近两三年来国小的学生人数也有所增加(表二)。

 

表一:2000年、2010年及2015年各族人口生育率的比较

年份 马来人及土著 华裔 印裔
2000 3.5 2.6 2.5
2010 2.6 1.5 1.7
2015 2.7 1.4 1.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二:2010年、2015年及2020年各源流小学的学生人数比较

年份 国小 华小 淡小
2010 2184918 603192 104654
2015 2033478 548079 85371
2020 2131178 509589 80729

资料来源:教育部(学生人数不包括学前教育班的人数)

 

2. 和过去比较,虽然华小的华裔学生人数有所减少,但整体而言,绝大部分的华裔家长还是把孩子送到华小就读。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高达96%的华裔学生报读华小。教育部近几年来没有再公布相关数据,不过各相关的资料显示,纵使一些华裔学生选择到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就读,保守估计还是有超过90%的华裔家长把孩子送到华小接受基础教育。

 

与此同时,华小的办学也获得非华裔家长的青睐,吸引越来越多友族同胞把孩子送往华小就读。因此,在华裔学生减少,非华裔学生增加的情况下,就出现了华小华裔生的比例在十年内下跌,而友族学生的比例则增长的情况。但这并不表示华裔家长和学生不再选择华小,这是大家必须厘清的,以免造成误解。

 

3. 根据教育部长提供的数据,在2010年,非华裔学生占华小学生人数的11.84%,而到了2020年,非华裔学生的百分比则提高到19.75%。这也就是说,随着非华裔学生人数的增长,华小的华裔生的比例也从2010年的88.16%,减少至2020年的80.25%。若以教育部长提供的这个比例来计算,华小的华裔学生和非华裔学生在2010年和2020年的数据大约如下:

学生 2010年 2020年 增/减
华裔学生 531774 (88.16%) 408945 (80.25%) -122829
非华裔学生 71418 (11.84%) 100644 (19.75%) +29226
总数 603192 (100%) 509589 (100%) -93603

 

4. 董教总表示,教育部的数据在在显示,华小是各源流小学不同种族学生就读比例最高的学校。这不但说明了华小的办学获得友族的肯定,同时也证明了华小是多元族群的学校,各族群孩子都可以在华小愉快地一起学习,不但没有破坏国家团结,反而有助于促进不同族群间的认识与了解。这实际上也让那些蓄意抹黑华小破坏国民团结的言论不攻自破。

有鉴于此,董教总再次强调,多源流学校是我国的特色和优势,政府不仅是有责任保留现有多源流学校的教育制度,更应该把强化各源流学校列为共同目标,让各族学生都享有平等的国家教育资源。

 

5. 无论如何,大家也必须关注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带来的竞争和挑战。特别是自教育部在2012年批准国际学校全面开放让我国公民报读,就吸引许多经济能力许可的各族群家长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就读。根据教育部的资料,目前就读国际学校的学生人数比私立学校的学生人数多出了一倍,足以说明国际学校受欢迎的程度。

 

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报读私立小学和国际学校小学部的各族学生(包括外国学生)共有36063人,到了2019年则增加至43546人。由于教育部的数据没有细分各族群及外国学生的人数,因此无法清楚知道各族群学生的实际人数。但综合各相关的资料和数据,在报读私立小学和国际学校的各族群学生当中,华裔学生是占了较大的比例。这对以华裔子弟作为主要生源的华小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尽管国际学校收费昂贵,但越来越多有经济能力的各族家长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这除了是因为有些家长希望让孩子接受英文源流的教育,更多时候是因为对我国的教育制度感到失望,包括过于注重考试和僵化的学习模式;再加上许多教育措施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也引起了不满。因此,越来越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就读,希望给予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在减轻孩子压力的同时,让孩子能够快乐和多元学习,并迈向全方位的发展。

 

6. 董教总表示,随着华裔生育率的大幅度降低,华小的华裔生学生人数减少是必然的现象。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必须确保华裔家长继续把孩子送到华小就读,让华小持续稳健发展。无论如何,随着国际学校的蓬勃发展,华小要继续成为家长和学生首选的学校,华小的办学者就必须加倍努力,并根据时代需求做出相应的改革,全面提升华小的教育素质,与时俱进,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这是华教工作者和广大华社今后必须共同努力加以促成的。

独中高初中统考因应疫情 展延至12月22日至30日

独中高初中统考因应疫情 展延至12月22日至30日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0年11月12日

独中高初中统考因应疫情

展延至1222日至30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统一考试迄今已举办45 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迫使统考日期有史以来首次展延。如今,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再度恶化,政府已宣布进一步扩大有条件行管令(CMCO)的实施范围,直至12 月6 日。

 

随后,教育部亦宣布,全国中小学及技职学院,将从11月9日起关闭至本学年度的最后一天,以及展延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等决定。

 

面对当前局势,董教总独中工委会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将2020年度高初中统考日期展延至今年12月22日至30日,为期9天。

 

董教总强调,将会持续关注疫情的动态,以及根据政府的防疫政策和教育部的最新措施,研拟相应的统考处置方案,并会及时通知全国华文独中和关丹中华中学,以利各校通报所有的考生和家长。

警滥权捕前学生领袖 吁马大对话停止打压

警滥权捕前学生领袖 吁马大对话停止打压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0年11月8日

警滥权捕前学生领袖

吁马大对话停止打压

 

董教总批评警方日前调查马大新青年(UMANY)案时,滥用刑事法典的妨碍公务罪拘捕该会前主席黄彦铬,形同执法过当,妨害人身自由。此外,我们呼吁马大当局主动与学生沟通对话,聆听不同意见,而非採取高压手段,逼使学生就范噤声。

 

警方在11月7日搜索马大新青年主席叶纹清住所时,现场人士配合警察依法执行勤务,并无不服公权力,或者辱骂、攻击警察等情事。黄彦铬对执行公务中的警察录影蒐证,这是人民监督执法手段之一,并未构成阻碍警务人员执行职务。如此行使权利,竟然被扣以“妨碍公务”,这无疑有执法过当之虞,已逾越必要界限,妨害人身自由。当务之急,不啻显示警政改革的迫切性,政府有必要重新提呈“独立警察投诉及行为不检委员会(IPCMC)”法案。

 

马大校方近年屡次表现为政治服务而弃守教育专业的作为,毫不掩饰甘当政治马前卒,这种情况令人忧虑。大学本应是各种思想自由传播,互相激荡的园地,固步自封不可能领导出进步、开放的教育成果。马大不应轻贱学术自由与言论自由,唯有摆脱政治枷锁,回归专业,才是学术机构主事者应有的承担。

 

大学生关怀政治时事,批判社会现象,发挥公民论政的角色,理应受到鼓励。何况站在教育的角度,鼓励学生批判思想,建立独立人格,乃是各界所乐见的。在这过程中,应该允许学生有犯错的空间,而非一味打压异议,违背大学探索真理、追求学术自由与言论自由的崇高精神。

@财案华校拨款未列清楚 要求政府尽速阐明解释

@财案华校拨款未列清楚 要求政府尽速阐明解释

财案华校拨款未列清楚 要求政府尽速阐明解释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0年11月7日

财案华校拨款未列清楚

要求政府尽速阐明解释

 

昨日财政部长东姑赛夫鲁(Tengku Zafrul Abdul Aziz)在国会提呈的2021年财政预算案中,在学校维修与提升拨款(政府学校与政府资助学校),一反该部前几年的做法,仅公布拨款总额为8亿令吉,并未详列各类型学校所得的拨款款额,让华社无从得知明年华校究竟可获得多少拨款。

 

与其同时,2021财案也没有延续过去两年以来,向独中提供拨款的政策,虽马华公会总会长魏家祥在6日向媒体解释(预算案独中拨款为零? 魏家祥:8 亿拨款未细分,https://www.sinchew.com.my),财长所公布的8亿学校维修与提升拨款,受惠对象包括独中。惟众所周知,在教育部的学校分类中,独中并不属于财案所列的政府学校与政府资助学校。为此,董教总十分失望和不解,要求财长尽速向外界说明,相关拨款各类型学校的所得明细。

 

回顾过去,2016年财政预算案只公布拨款总数,没有公布各类型学校的拨款明细,让外界议论纷纷,随后政府才公布部分学校所得款额,惟华小、淡小、教会学校和国民型中学的拨款则拖延至2017年才发放给学校,而淡小和教会学校的拨款却被削减至1650万令吉。所以,2021年财案未列出各类型学校的拨款款额,显然政府并未吸取上次拨款所造成的人为混乱,乃十分不明智。

 

另外,2021年财政预算案也没有公布拨款以进行增建和搬迁华小的建校工程以及三所民办非营利大学学院,即新纪元大学学院、南方大学学院和韩江传媒大学学院。目前,有许多所华小还未完成增建和搬迁学校的建校工程,包括在上届全国大选前获得批准的 “10+6” 华小建校计划。政府有责任提供足够款额和拨地,使有关华小能尽快完成建校和开课。事实上,2019年和2020年财政预算曾分别拨出1200万令吉和1500万令吉予全国华文独中,以及每年拨出600万令吉予新纪元大学学院、南方大学学院和韩江传媒大学学院,各获200万令吉。

 

因此,我们促请政府在2021年财政预算案,拨出至少2000万令吉予华文独中,以减轻这些学校的经济负担。同时,全国1299所华小应该获得至少1.5亿令吉拨款,以及让国民型华文中学至少继续获得2000万令吉拨款。此外,政府也必须像去年的预算案那般,继续拨款,以津贴政府资助学校支付水电费和排污费。

 

一直以来,董教总力促政府对非营利的民间组织和教育机构,在推动教育事业所得剩余(Surplus)和所筹获捐款,给予有关捐款人和受益机构豁免缴税,然本次财案并未对上述建言予以重视和回馈,为此我们感到遗憾。

最后,随着财案进入国会总结预算案委员会阶段辩论,董教总吁请政府正视我们的建议,从善如流,重新检讨财案的内容。

 

2012-2020年财政预算案下的学校特别拨款(令吉)

wengao2020 11 07

董教总促请政府积极支持华教发展 教育拨款须涵盖全部华小各类拨款

董教总促请政府积极支持华教发展 教育拨款须涵盖全部华小各类拨款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0年11月5日

董教总促请政府积极支持华教发展

教育拨款须涵盖全部华小各类拨款

 

董总与教总针对政府的2021年财政预算案发表文告如下:

  • 我们认为,政府向国会提呈的财政预算案,关乎国家发展,涉及各源流各类学校和全体各族学生的利益。因此,政府应积极支持华文教育发展,确保华教能公平合理分享国家教育资源。此外,在目前疫情冲击下,学校进行线上教学日渐成为新常态,因此政府应加大力度投资在线上教育教学模式、优质教材和学校设备,并通过税务减免措施来鼓励人民购买线上教学设备和网络服务,并改善网络服务公司的收费和服务。

 

华小各类拨款

  • 我们强调,政府在财政预算案中对华小的拨款,必须涵盖全部华小的拨款,不应继续违法和错误地把华小区分为所谓的“全津贴学校”(sekolah bantuan penuh)和“半津贴学校”(sekolah bantuan modal),或把用于提升和维修学校的拨款只分配给“半津贴学校”,而“全津贴学校”则不获分配拨款。根据1996年教育法令,全部的华小都同样享有法定的全部行政拨款和发展拨款的权利,政府不应继续剥夺华小享有的法定拨款权利。
  • 华小的拨款必须涵盖全部行政拨款和发展拨款,当中包括临时教师和代课教师的薪金和津贴,水电、排污和网络费,以及用于提升和维修学校、增建和搬迁学校、扩建和重建校舍、购置学校家私或配备(例如桌椅板凳、橱柜、风扇、冷气机、电线和灯具安装)等的拨款。因此,政府必须分配足够款额予华小以供上述各类拨款用途,不应继续只限于分配每年5000万令吉的提升和维修学校拨款予一部分华小而已。目前,有许多所华小还未完成增建和搬迁学校的建校工程,政府必须提供足够款额和拨地以尽快完成建校和开课。根据1996年教育法令,华小董事会是华小的管理机构,按法必须确保学校的财产和资金获得恰当的管理。因此,政府应把全国华小的拨款直接汇入各华小董事会的银行户头,由董事会和校长协调以尽快执行和完成工程,并把工程报告呈给教育部,这不但确保政府拨款得以善用,同时也彰显发放拨款的透明化。

 

华文独立中学拨款

  • 在2019年和2020年财政预算,政府分别拨出1200万令吉和1500万令吉予华文独中。根据董总调查,全国华文独中在2015年的每名学生的平均成本开销是4859令吉。因此,我们促请政府在2021年财政预算案,拨出至少2000万令吉予华文独中,以减轻这些学校的经济负担。

 

国民型中学拨款

  • 全国81所国民型中学在2020年财政预算案获得2000万令吉,以进行学校维修及提升的用途。它们曾面对时有时无发展拨款的不公平对待。国民型中学是国家教育体制的一环,政府应履行当年承诺,负责承担国民型中学的全部行政和发展开销,增加拨款予它们。

 

三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拨款

  • 在2019年和2020年财政预算案,政府每年拨出600万令吉予新纪元大学学院、南方大学学院和韩江传媒大学学院,各获得200万令吉。我们建议政府在2021年财政预算也拨款予新纪元大学学院、南方大学学院和韩江传媒大学学院。

 

聘请代课教师和临时教师的拨款

  • 教育部曾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别发放4000万令吉和4800万令吉拨款,以聘请代课老师,但这不足于支付聘请代课教师的开销,因为有关拨款常在下半年就已用完,造成学校无法聘请代课老师,而必须由校内其他老师分担教学工作,或由学校董家教自费聘请代课老师或聘请临时教师,这加重了其他教师的工作负担和董家教的经济负担。为学校提供足够师资是教育部的责任,因此我们吁请政府在2021年财政预算案,增加有关聘请代课教师和临时教师的拨款,以确保有需求的学校能够顺利聘请代课老师和临时教师,以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和行政运作。政府必须从政策和运作机制,彻底解决华小长期面对的师资短期问题,不应迫使学校继续依靠代课老师和临时教师,以及面对聘请师资的拨款不足问题。

 

提高学校水电和排污等费用(Bil Utiliti)的拨款

  • 2020年,政府同意根据实际账单及每月不超过5000令吉,支付“政府资助学校”的水电费和排污费。这对于学生不多的学校来说,还足于支付有关开销,但却远远不足于支付学生众多的学校之实际开销,尤其是对有近千名或数千名学生的学校,有关开销高达上万或数万令吉,迫使董家教承担有关开销。根据1996年教育法令,政府必须承担政府资助学校的全部行政开销,包括水电和排污等费用。因此,我们促请政府在财政预算案,增加水电和排污费等开销的拨款,并改由政府直接支付全部学校的水电和排污等费用。

 

豁免非营利民间组织和教育机构缴税

  • 我们建议政府对非营利的民间组织和教育机构,为推动教育事业所得剩余(Surplus)和所筹获捐款,应对有关捐款人和受益机构予以豁免缴税,以鼓励非营利民间组织和教育机构为国家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纠正前教长马智礼不实言论 冀政府加强与民对话机制

纠正前教长马智礼不实言论 冀政府加强与民对话机制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0年10月19日

纠正前教长马智礼不实言论

冀政府加强与民对话机制

 

针对前教育部长马智礼于2020年10月18日发表题为〈教育是大家的,人人有责〉一文中,描绘董教总相关的部分严重与事实不符,董教总特此回应厘清事实,以正视听。同时,提醒前教长恪守公众人物之责,依据事实妥善发言,勿因政治需要肆意指责,影响国家发展与社会和谐。

 

首先,董教总是与时任教育部长机要秘书苏莱曼联系确认后,代表团才在2019年11月29日下午3时前往布城教育部,呈交“华小四年级马来文增设介绍爪夷文字单元课题”备忘录。不过,由于教育部内部协调失误,令代表团苦等两小时后,方由教育部企业沟通组副主任代为接领。这项事实经过,董教总已于2019年12月1日文告阐明,在此不予赘述。

 

必须指出的是,由始至终,前教长马智礼并未如其文所称,在当天亲自下楼与董教总代表团会面。我们希望借由详述此事,协助厘清前教长记忆上的误差。

 

国内政局持续动荡不安,无论面对希盟抑或国盟政府,董教总始终秉持“超越政党,关心政治”之立场,坚守母语教育与尊重多元的原则,针对各项重大教育课题针砭时弊,多次出席教育部会议。董教总认同“教育是大家的,人人有责”,教育攸关国家兴衰成败,政府必须尊重民意监督,加强与民对话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