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3日 | 联合文告
华团联席会议联合声明
2021年10月23日
董教总针对特定人士以华淡小违宪为由,挑战华淡小合法地位的诉讼事件,召集各华团汇报交流,共商对策。
马来西亚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课题的挑战。这次严峻的挑战,再次挑起族群的情绪,令人忧心不安。然而,我们始终坚守岗位,维护母语教育权利和多元价值。
独立建国至今,国人都以这块聚集多元族群、文化、语言、信仰的土地的子民自居,每逢艰难险阻时刻,为坚定实行民主宪政,扮演稳定社会的关键角色。唯有守护多元社会价值,遵循和平、理性、沟通的原则,互相包容和尊重,方可逐步化解认同差异,消弭矛盾与误解。
本次华团联席会议之共同声明如下:
- 成立工委会,专责策划及执行后续工作。
- 重申母语教育是各族群不容剥夺的基本人权。
- 坚决维护宪法精神,要求政府捍卫多源流教育体系,确保宪法赋予的母语教育权利,获得明确保障。
- 要求政府捍卫宪法条文,在确保马来文作为国语地位的同时,保障各族群教导与学习、使用与发展母语的权利及其平等地位,尊重语言的多元性、平等发展及传承延续,谋求族群之间共存共荣之道。
- 华淡小在我国独立前已存在,历来为国作育无数英才,华淡小的教育贡献应受肯定,政府应制度化支援发展,方为正确之道。
-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
-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
-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华总)
- 马来西亚华校校友会联合会总会(校友联总)
- 独立大学有限公司
-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
- 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留台联总)
- 七大乡团协调委员会
- 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
- 林连玉基金
- 华社研究中心
2021年10月12日 | 董总文告
董总文告
2021年10月12日
董总针对今年华文独中获得财政部1500万令吉特别拨款过程中所引发的议论,发表文告如下:
1. 董总向来秉持 “超越政党、不超越政治” 的原则,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维护和发展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因此,我们欢迎联邦政府、各州政府、执政党和在野党,支持和帮助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以及各族母语教育的发展。
2. 无论是国阵政府在过去个别拨款给一些华文独中,抑或是希盟政府连续两年在预算案中编列独中拨款,以及现任政府拨款给全国华文独中,董总都一律给予公开的肯定(参见备注)。
3. 董总是关心政治、超越政党的民间教育组织,任何协助华教和母语教育的政党,我们都会肯定其努力,同时予以监督和建言。我们始终实事求是,从不偏袒任何朝野政党,我们对历届政府所发表过的文告都是铁证。对于近日董总主席陈大锦在独中特别拨款方面的言论引起热议,尤其是一小撮党同伐异者,以及一些不了解事态来龙去脈的人,在未经查实下,轻率地发表偏颇之见,此举不仅有失公允,更误导群众,本会对此深表遗憾。
4.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一路走来艰苦卓绝,如今面对着疫情和国家经济受到冲击,加上近年来,种族和宗教极端分子频频挑衅,在单元化政策笼罩下,华教发展益发困难。因此,各族人民、朝野政党和民间组织,更应专注致力于促进我国的多元包容、开明思想、民主建设和良好施政,以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国家进步。
备注:
(一)在 2019年全国华文独立中学和新纪元大学学院拨款移交仪式上,董总主席陈大锦提到:“我们衷心感谢希盟政府对3所民办大学学院及全国华文独中,以及包括关丹中华中学的照顾,这说明509政权替换的确为华文教育带来了曙光和希望,我们相信在新政府的开明领导之下,华文教育的发展将欣欣向荣,展现新气象。” 陈主席也指出:“对于中央政府历史性的首次在年度财政预算案中编列拨款马币1200万予全国华文独中,董总对此表示激赏。”
(二)对于希联政府在2020年财政预算案的拨款,董总在文告中指出:“财政部继2019年后再次拨款新纪元大学学院、韩江传媒大学学院和南方大学学院各200万令吉作发展用途,同时也拨款1500万令吉予全国独中。这项农历新年前夕的礼物,得以减轻民办大专的财政压力,相较去年还为独中增加300万令吉拨款,代表希盟政府对非营利教育机构的重视。”
(三)对于全国60 + 2 + 1所独中今年同样获得财政部拨出1500万令吉拨款,而全国独中已在最近几日陆续收到这笔款项。董总主席陈大锦受媒询问时形容,“这项好消息犹如’及时雨’并感谢当局俯顺民意,体恤,认同与支持民办华校。”
2021年10月8日 | 联合文告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10月8日
谴责网络霸凌侮辱女性
吁速立法保障性别平等
今年四月揭发教师公然开性侵玩笑的中学生艾恩(Ain Husniza),近日遭人冒用其视频,剪辑合成猥亵照片和短片在社交媒体散播。董教总强烈谴责这种侮辱女性的网络霸凌行为,呼吁各界声援艾恩,要求政府向当事人提供即时保护与协助,并尽速在国会提呈《性骚扰法案》。
这已非艾恩首次遭到网路霸凌,在在显示我国社会严重缺乏性别平等的认知,漠视有人以色情视频来攻击杏坛丑闻揭弊者。我们支持当事人采取法律途径予以遏止,这种伤害女性的恶质做法不见容于文明社会,必须予以谴责。女性往往遭遇高度性别化的威吓,从校园、体育界到职场不乏性骚扰幸存者勇敢挺身而出,遗憾的是,有关当局往往草率处理,非但未对加害者采取行动,反之加害者以法律行动索赔或施压警告受害者噤声。
艾恩揭发男教师在课堂的强奸玩笑后,反成为许多网友的攻击对象,涉案教师扬言喊告索偿,更有同班同学威胁要强暴她。警方向总检察署提呈调查报告,后者于六月八日裁定案件后,未予提控;教育部虽于四月二十八日承诺调查此事,惟至今逾半年仍不见任何进展;妇女部长未积极推动性别平等的相关法案。警检、教育部、妇女部坐视艾恩权利受侵害,委实难辞其咎。
有鉴于此,我们促请政府采取性骚扰零容忍政策,向国会寻求通过《性骚扰法案》及《性别平等法》,保障女性权益,避免制度性的性别打压。唯有积极立法,严格执法,在社会各领域建立反性骚扰机制,才能确保更多妇女及儿童免于性暴力威胁,享有尊严和平等的生活。
2021年8月27日 | 联合文告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8月27日
上届任内要务悬而未决
董教总冀教部戮力完成
新首相依斯迈沙比里公布新内阁名单后,首要任务包括因应严峻的疫情,推动经济复苏,缩小贫富差距,正视教育挑战。上一屆正副教育部长莫哈末拉兹、马汉顺继续就任原职,接下来,除了拟定清晰的复课路线图外,董教总提醒教育部规划后疫情时代的教学计划,抓紧时间尽速完成上一届任内悬而未决的要务,如增聘教师方案、校园性别平等机制等。
我们认为,眼下疫情仍未平稳,复课方案应兼顾防疫及学习需求。教育部在复课的决策机制上,应考虑纳入地方、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代表,另可考虑向地方政府下放权力,根据教育部的指南,按地方疫情定夺学校停课或复学。同时,建议当局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期拟定的学校重开工作纲要(Framework for reopening school)。
兹提出以下建言:
一、学校教职员接种疫苗:国盟政府承诺将全国公私立学校(包括独中)教师纳入优先接种群体,惟最新进展尚待教育部公开说明。除了教师外,也应让今年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优先接种,此外还得包括学校职员、校工、保安和食堂贩卖部业者,同时尽快明确12至17岁学生接种疫苗的可行方案。
二、纠正教育不平等现象:教育部应公布国盟政府去年承诺的15万台手提电脑,至今是否已完成派发给低收入家庭的学生。由于城乡社会生活条件悬殊,教育部应透过网课、教育电视和教育电台三管齐下,并向网络、电台电视覆盖率不及的内陆偏远与原住民地区,加强派发纸本学习作业或辅助课本,减缓学生因停课影响学习进度,避免疫情下加剧偏乡教育不平等。
三、关注师生身心,追踪学习成效:全面停课影响学生学习进度,尤其社经地位弱势者,恐因持续停课无法跟上进度,因而无心上学或辍学,教师也因面对新教学模式而倍感压力。为此,教育部应设立长期追踪机制,观察学生学习状况,设立相应补救教学措施,适时为师生提供心理辅导,疏解心理压力。
四、完成悬而未决要务:国盟政府在处理华教议题方面尚有提升空间,包括独中和三所民办高等学府未获制度化拨款,华小师资持续短缺,承认统考停滞不前等。此外,教育部至今仍未公开校园霸凌事件调查报告,遑论提出改善校园性别平等机制。疫情期间远距教学因数码鸿沟,影响偏乡学生权益,教育部、高教部亟需拟定解决方案,发展网络公共建设。这些上一届教育部长未完成的重要工作,如今获得续任,务必戮力完成。
2021年8月12日 | 联合文告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8月12日
抨复课准备过程粗糙
促教部检讨改进施政
董教总认为教育部在9月1日学校阶段性复课的准备过程中,缺乏妥善规划和准备,并要求教育部尽速检讨和纠正。
教育部长曾于今年7月中旬宣布,学校将于9月1日起阶段性复课,随着复课日期愈来愈靠近,全国师生和家长们早已引颈殷盼教育部的具体说明。在疫情日趋严峻,病例屡创新高的情况下,教育部到底已经为学校复课做好了那些措施和安排,至今仍迟迟未见任何官员发出清楚明确的说法和交代。
自从教育部长作出上述复课宣布以来,民间就一直存在诸多疑虑,但教育部却没有在此过程中主动公布任何具体的方案或措施,以让人民了解,教育部如何全面协助教育前线人员安心为学校复课做好充分准备。相反地,教育部迟至日前才下达指示,要求各州视学官抽样式向全国小六、中三、中五和中六生的家长展开调查,以收集部分家长对于9月份复课的意见。由此可见,教育部从七月份宣布复课日期以来,并未主动展开后续的布署工作,没有积极与各方相关人士进行沟通,或向相关教育团体代表征询意见,以便拟出一套能够兼顾师生安全和教学进度的妥善复课方案。
事实上,针对疫情下的教育应变措施,教育部决策反应迟钝,执行能力不足,已非首次,譬如去年政府公开承诺向B40家庭免费发放15万台手提电脑,惟有关发放进展缓慢,令人诟病。另有不少教育专家纷纷提醒,在疫情影响下,务必关注教育失落世代的问题,盖因学校长期停课,势必对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出身在社经地位较弱势家庭的学童,更应获得更多资源与支援。而且学生长期困守家中,在缺乏社交、康乐和体育等活动,必然对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利等问题。然而我们未见教育部针对这些议题,采取较积极进取的补救措施。
我们认为,教育部需一改消极应对、闭门造车的决策态度,针对学校复课的决策以及相关措施,理应在决策过程中主动提前与民沟通,听取各方意见,并有必要更清晰地向社会解说政策理念和推行细节。
抗疫不利、百业萧条,国会停摆、政局不稳,导致国盟政府形同虚设。朝野政党沉迷权斗且缺乏治国方案,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教育领域更为此而付出惨重代价。我们呼吁教育部高官,在疫情严峻的时刻,应有所承担,积极发挥危机处理的领导能力,而非继续因循苟且,粗糙决策。
2021年8月5日 | 联合文告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8月5日
吁教部正视校园性霸凌歪风
落实国际公约保障妇幼权利
董教总要求教育部尽速公开校园性霸凌事件的调查进展,并呼吁涉案教师坦然面对调查,撤销对吹哨学生艾恩的诽谤告诉。此外,马来西亚作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缔约国,检讨现有法律,勿再漠视儿童与女性权益,让我国妇幼权利保障与国际接轨。
我们呼吁该名教师本着教师伦理和专业形象,展现教育者的应有风范,撤回对艾恩的诽谤告诉,反省一已在课堂上的不当言论,对学生造成的伤害道歉。同时,教育部需正视艾恩事件仅是本地校园不良性别平等文化的冰山一角,应给予正视,制订积极的补救方案和机制,提升校园性别平等意识,赋予学生一个安全及健康的学习环境,避免学生在不良的性别歧视文化下继续成为下一位受害者。
艾恩事件爆发后,教育部长拉兹吉丁虽然在4月28日承诺会严正看待和调查此事件,惟事隔多日,并未见教育部公开调查报告,或提出任何举措以改善校园的性别平等环境,杜绝校园性别霸凌。事实上,据妇女行动组织(AWAM)在事发后,十天内就收集到275名校园性骚扰和霸凌幸存者的申报。可见,本地的校园性别平等环境让人忧心,我们认为教育部应严正看待此事,成立独立调查机构彻查学校性霸凌问题,始能真正遏止儿童性侵害继续发生。
在儿童权利保障已成为全球共识的今日,教师除了应具备教学专业外,更需拥有正确的人权保障思维。所有教育工作者,也都须对《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与原则有所认识。我们建议,教育部参考亚太妇女资源研究中心(ARROW)2021年的马来西亚性别平等观察报告的建议,国内校园的性别教育亟待改善。包括教师的性别平等意识,学校对人权与性别平等概念的学习,以及学校的辅导机制与素质等,都亟需重新检讨。
一个对妇幼受害有感、勇于承担的政府,才能担负守护妇幼安全的重责。我国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缔约国,肩负保障及维护国内性别平等权益及儿童基本人权与尊严。因此,更不容发生诸如艾恩及众多校园性霸凌事件。所有校园性霸凌事件,皆有违以上公约所致力维护儿童个人身心健康发展及女性平等地位。此外,《儿童权利公约》亦保障儿童身为学生享有的言论自由,而校方更不应对学生就权益发表的言论采取纪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