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董总会员代表大会暨 选举第33届(2024-2027年)董总中央委员州 董总主席陈大锦讲词

2024年度董总会员代表大会暨 选举第33届(2024-2027年)董总中央委员州 董总主席陈大锦讲词

日期:2024年6月22日(星期六)

时间:上午11时

地点:董总A401会议

 

各位属会同道,董总行政部同仁,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要感谢各属会的代表出席本年度的会员代表大会,同时也很高兴看到今天大会的热烈场面,董总十三个属会的代表都齐聚一堂。本年度的会员代表大会同时也会进行选举第33届董总中央委员州,按照董总章程规定及惯例,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将于7月份产生,其任期由2024年至2027年,三年一届。

 

接下来,我要向各位代表汇报董总近期的会务概况。由于时间有限,我将重点介绍几个方面:

  1. 华淡小地位受挑战的官司
  • 经过四年多的抗辩,最终于今年2月20日迎来终极审判。联邦法院三司以二对一的多数票裁决,拒绝发出上诉准令给予马来西亚伊斯兰教育发展理事会(MAPPIM)和马来作家联盟(GAPENA)。这项裁决确认了华淡小母语教育的合法性。
  1. 华文独中拨款
  • 董总于2023年9月8日致函交通部部长YB陆兆福,寻求其协助和支持,为华文独中争取至少2,000万令吉拨款。最终,首相兼财政部部长拿督斯里安华批准了2024年华文独中的拨款申请,财政部拨出1,890万令吉予全国华文独中,每所独中各获得30万令吉,以减轻学校的负担。
  1. 向财政部提出意见书
  • 董总与教总于2023年9月15日联合向财政部提呈意见书,希望政府秉持“昌明大马”(Malaysia Madani)的政治理念,采纳我们的意见,确保每一名公民的权利和福祉,无论其种族和宗教背景,都能得到关照。我们促请政府关心和照顾各源流学校的学生,包括华小、独中、国民型中学等各类学校。
  1. 强化华小董事会功能
  • 我们全力推动强化华小董事会功能的活动,包括进行华小董事会运作调查、呼吁华小董事尽速申请注册,并通过各属会在州内举办董事会讲座或工作坊。这些州属包括吉打、玻璃市、森美兰、马六甲、登嘉楼、彭亨、柔佛、吉兰丹、霹雳和槟城。
  1. 多元族群与文化发展活动
  • 我们举行多元族群与文化发展活动,以促进各族群互动交流。董总联同马来西亚淡米尔基金会(Tamil Foundation)、马来西亚伊斯兰友好协会(Pertubuhan IKRAM Malaysia, IKRAM)、林连玉基金、全民原住民网络(Jaringan Orang Asli SeMalaysia, JOAS)及多个非政府组织和策略合作伙伴,筹办了2023年国际母语日活动。
  1. 董总华教综合大厦的建设计划
  • 该计划于2020年董总会员代表大会上通过,在董总现址建设综合大厦,并于去年6月举行动土礼。期间受到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与新纪元教育有限公司的阻挠,甚至兴讼法庭。布城上诉庭三司于今年3月27日一致裁决撤销了教育中心非营利公司和新纪元教育有限公司对董总华教综合大厦施工禁令的申请,同时莎阿南高庭于5月6日驳回起诉方的案件。董总华教综合大厦的建设将在不久之后即可施工,惟建设工程将探讨新的建设规模。
  1. 华文独中教职员福利
  • 为争取独中教师的福利,董总和马来西亚社会企业家基金(简称:社企基金)于2023年进行了两次会面交流,议决设立“独中教职员长期服务感恩金”。该计划由社企基金主导,董总为支持单位,董总各属会轮流担任“谢师宴”的承办单位,当地独中或校友会则为协办单位。2024年第一届谢师宴暨第一届独中教职员长期服务感恩金颁发仪式于6月1日在巴生滨华中学举行,获颁长期服务感恩金的独中教职员共548位,总额达150万令吉,以感谢他们为独中华文教育的贡献与付出。
  1. 华文独中教育改革
  • 已初步完成构建独中生学习历程框架的研究,并在《华文独中教育蓝图》中期检讨后,根据各独中的意见作出了调整。我们积极与各校协力合作推行高中理科实验评量,目前已有多所独中加入成为试点学校。董总针对《2018年华文独中教育蓝图》进行了阶段性检视,通过书面征集意见、实地访查五所华文独中,并与三所东马独中进行线上交流,最终于2023年按计划完成了《华文独中教育蓝图》中期检讨报告,作为未来推进工作的指南。

 

各位同道,

团结政府执政至今已有一年多,掀开了多个阵营联合组成政府治理国家的新篇章。尽管目前政局趋于稳定,但也暗潮涌动。其实,不管哪一方执政,董总始终不亢不卑,恪守华教的原则与立场,积极监督政府在教育政策上的施政。董总当前需要关注及积极跟进的华教课题有以下几项:

 

一、要求制定体现多元教育精神的《国家教育发展蓝图》

国家教育发展蓝图对于国家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关乎我国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教育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及教育水平的提升、直接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及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格局。现行的《2013年–2025年教育发展蓝图》即将于2025年期满结束,教育部目前已在积极部署和着手制定新的国家教育发展蓝图。

为此,董总认为,新的教育发展蓝图必须承认和接受我国社会的多元性本质,以及国家宪法对各源流学校的保障,制定和贯彻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真正做到公平合理对待各源流学校。在制定新的教育发展蓝图过程中,教育部必须对国家整体教育和各源流学校的各个方面进行专业的调研统计分析和民意咨询,并公布调研统计分析报告、民意咨询报告和教育发展蓝图初步报告,提呈国会讨论,并让社会各界继续提供意见,以期制定一个符合多元社会国情且切实可行的教育发展蓝图。

 

二、制度化建校与微型华小搬迁

华小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环,其合法地位获得《联邦宪法》的保障。因此,尽管政权更迭,无论由哪个阵营执政,都有义务维护各族群的母语教育发展,包括落实增建和搬迁微型华小,这是不可推诿的责任,特别是对于教育部已批准的建校和迁校计划,更是政府必须积完成的任务。

“10+6”华小增建或搬迁的计划,从2017年10月宣布至今已有六年多,截至目前仅有两所成功落成和启用。这说明增建和搬迁华小非常不易,特别是建校委员会自行负责后续工作,包括解决校地和建校经费的问题。更严重的是,教育部不透明的作业方式,例如转移新华小的建校准证、更改建校地点等都没有向华社明确交代,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为此,本会将持续向政府争取,必须比照增建国小的方式,制度化增建包括华小在内的各源流学校,并且政府承担全部经费和土地,包括在财政预算案中列出兴建有关学校的拨款,一视同仁对待各源流学校。

此外,过去几年来,国内一些微型华小收到当局有关合并的建议,华社对此表示关注。有关华小董事部已在第一时间拒绝了合并的建议。华社对合并微型华小的建议有诸多疑虑和担忧,尤其在单元化教育制度的主导下,华小长期面对各种冲击,包括制度化增建华小迟迟未落实。因此,合并微型华小的建议难以获得华社认同和接受。

为了重新整合全国师资及节省开销,教育部于2018年在学生人数少于三十人的微型学校推行复级班。由于复级班措施弊多于利,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以及学校的正常运作,因此引起包括董教总在内的各界反对。但教育部罔顾民意,至今继续实施复级班措施,不利于微型学校发展。

董教总对微型华小的立场有四大原则:

  1. 坚持华小一所都不能少的大原则。
  2. 合并微型华小的建议不宜全国统一进行,必须依据个案和实际情况需求处理,并符合以下条件:
    1. 必须获得董事部和学生家长的同意。
    2. 不能剥夺孩子接受母语教育的权益。
    3. 不能加重父母接送孩子的负担。
    4. 微型华小合并后,相关微小的学校执照必须白纸黑字保留,以作日后迁校用途。
  3. 若微型华小申请搬迁,政府必须拨地拨款,确保迁校顺利进行。
  4. 要求教育部取消复级班计划。对于学生人数太少的班级,如仅一位或两位学生的情况,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最佳教学方式,而不是硬性规定复级班模式。

 

三、解决华小师资短缺问题

近年来,华小每年教师空缺数量介于1,000到1,500个,而师范学院毕业的华小组学员数量不足以填补这些空缺,这是教育部必须关注并解决的问题。截至2024年1月31日,全国华小共有1,537个师资空缺。随着教师陆续退休、擢升等因素,若未及时填补,华小师资问题将进一步恶化。

解决华小师资短缺问题需多管齐下,尤其教育部必须与华教团体紧密合作。为了有效解决这些师资问题,教育部应成立一个涵盖多个华教组织的“教育部华校师资特别委员会”,包括教总、董总、全国校长职工会、全国华小校长协会及国民型中学校长理事会,以及负责师资事务的教育部相关部门,并在最快时间内召开会议,确保顺利运作,以全面探讨华校师资问题,并依据华小和国民型中学的实际需求,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方案,从而改善华校所面临的各种师资问题。

 

四、华小和国民型中学面对的双语课程计划(DLP)问题

2009年7月8日,政府宣布废除英语教数理政策,转而推行“巩固国语、加强英语政策”(MBMMBI)。2010年,教育部发出《巩固国语和加强英语》,公布该政策的目标及策略。为了实施这项政策,教育部在《2013年–2025年教育发展蓝图》第二阶段(2016年–2020年)制定了双语课程(DLP)计划,并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一些国小和国中推行双语课程计划(DLP)。在这项计划下,有关的国小和国中使用国语(马来语)、英语来教导数学、科学、信息与通讯工艺以及设计与工艺四个科目,并可扩大到华小和淡小。

针对政府推行的双语课程计划(DLP),董总的立场是:

  1. 坚决反对在华小推行双语课程计划
  • 一旦华小参加双语课程计划,华小以华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将大幅度减少,甚至比用非华语来教学的上课时间还要少,严重破坏华小的特质。这将对华小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维护和发展华小的优良传统和教育特色。
  1. 促请教育部聆听民意,搁置双语课程计划新指南
  • 教育部发出的新指南规定推行双语课程计划的国民型中学必须开设至少一班的中一马来文教数理班的举措,无疑是违反了教育部在2020年11月26日通令所订下的四项条件。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规划和稳妥推进的领域,任何政令都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教育部需要尊重校方作为实施教育理念主体的意见,确保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符合广大师生及家长的期待和利益。
  1. 吁请教育部在制定政令时更加严谨周密
  • 在推行任何政令之前,教育部必须充分咨询各方意见,深入研究,制定详细的规划和宣传方案,发出书面文件,并给予所有相关方充裕的时间做好准备。这将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和抵触。

董总强调,双语课程计划必须在尊重各源流学校特质的前提下进行,不应对华小和国民型中学的独特教育模式造成破坏。同时,教育部在推行新政策时应更加透明和严谨,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维护各源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长远发展利益。

 

五、承认华文独中统考证书

华文独中统考文凭长期以来未获政府承认,导致独中生无法以统考成绩申请就读公立大专院校,其主要原因是单元主义作祟。独中教育创立至今,旨在形塑学生的学习与能力,培养符合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的学生。独中课程秉持三语兼授,规定国语为必修科目之一,并且包括历史科在内,所有课程均遵循国家教育课程标准拟定,以教育部颁布的学科课程标准为参考蓝本,符合国家宪法、国家原则和多元教育国情。

国内私立高校普遍接受独中毕业生以统考成绩报读,国际上绝大部分著名高等学府亦认可统考的学术水平,接受统考生直接申请入学。同时,自2010年起,高等教育基金局(PTPTN)松绑条件,开放让报读私立大专院校的独中统考生申请贷学金。自2011年起,教育部师范学院的教师学士课程(PISMP)也首度允许持有统考证书的独中生报读。这些无疑是当局重视统考的开放措施。

希盟和国阵在2018年第十四届大选的竞选宣言中已承诺承认统考文凭,2022年第十五届大选中,“承认统考”再次出现在希盟竞选宣言中。教育部也曾在2018年成立统考特委会(PPDUEC),耗时数年收集资料,与专家学者和非政府组织集思广益,最后撰写成报告。既然已投入庞大资源,唯有公布特委会报告,才是合理负责的做法。

董总将持续作出以下争取:

  1. 促请政府尽速公布统考特委会报告,用作继续审议的基础,扩大凝聚相关政策的社会共识。
  2. 促请政府尽速全面承认华文独中统考证书,作为进入国立大学及公共服务机构的录取资格。

 

各位同道,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两百多年来走过崎岖不平的道路,最大的支持力量来自于各阶层热心华教的人民。董总自1954年创立至今,今年迎来了七十周年纪念,并将于8月3日举行“董总70周年会庆晚宴”。在此呼吁各属会的同道踊跃出席,共襄盛举,为董总献上祝福。

 

华教的基础根植于维护母语教育、提倡多元文化的广大华社群众,以及所有同仁的不懈奋斗。今天即将举行第33届董总中央委员州选举,我期望董总在稳定中求发展,首先必须重整华教队伍,海纳百川,求同存异,广纳人才,共同推动董总的核心业务,为华文教育的持续性发展而努力。最后,衷心感谢各属会领导,坚定与董总并肩作战,一同守护华教根基,继续前人秉持的华教精神。

 

祝各位身体健康,生活愉快。谢谢!

2024年度董总会员代表大会暨 选举第33届(2024-2027年)董总中央委员州 董总主席陈大锦讲词

2024年度林晃昇教育基金贷学金录取名单公布

“林晃昇高等教育基金”于2002年设立,由董总前主席林晃昇先生家属所捐献,开放给全国欲前往国内外大专研究所修读硕、博士学位课程或做专题研究的华裔公民或华校出身的非华裔公民申请,为马来西亚文化、教育、学术界培育学术专才,为国家栽培建国栋梁。

今年林晃昇教育基金贷学金共有5位硕士班研究生提出申请。

董教总华文独中工委会奖贷学金委员会于日前的线上面试及审议后,共有3位申请者成功被录取有关人选,以资助他们继续前往国外大专研究所修读硕士课程。

有关录取人选如下:

(1)林晃昇教育基金贷学金

姓名

大学研究所/科系

1

黎仁骏

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生物资讯与结构生物研究所硕士班

2

萧 柔

中国武汉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专业硕士班

3

郑富莱

中国浙江大学生物物理专业硕士班

上述名单也可在董总学生事务局网页(student.dongzong.my)内浏览。

2024年度董总会员代表大会暨 选举第33届(2024-2027年)董总中央委员州 董总主席陈大锦讲词

董总8月3日举办“教育名师讲堂”

随着国家社会的不断变革,全球面临危机与挑战,新科技不断创新与研发,教育已不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个人素养与品格的培养,旨在塑造和平、公正与可持续的未来。因此,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变革。

 

教育是社会转型的关键,引导人类应对未知的未来。然而,未来的图景尚不明确,需要社会更多的对话与交流,以建构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于此,适逢董总创会70周年,秘书室独中教育研究与发展组以“教育的未来”为题,拟于2024年8月3日在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再春大讲堂举办教育名师讲堂,与广大关心教育发展的华社大众共聚交流。

 

本次的教育名师讲堂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杨瑞清校长与程介明教授亲临担任主讲嘉宾。杨瑞清校长是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他坚守乡村教育42年,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创办的行知小学发展成为现代化学校,杨校长将与大家分享“教师在社会变革中的角色”。程介明教授则是香港大学荣休教授、教育学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荣誉主任,他长期关注社会变化对教育的挑战,为国际机构研究顾问,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事务,程教授将与大家分享“教育的未来面貌——社会发展的共同体”。

 

教育是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性工程,通过两位海外著名学者的主讲,与会者可了解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以期发挥各自应有的社会角色,为教育改革与学校发展提供助力。教育工作者亦可获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欢迎社会大众与教育工作者点击此链接 https://bit.ly/4a52VhO 或扫描二维码报名。有关活动讯息,欢迎联系秘书室曾小姐(电话:03-87362337 分机299;电邮:[email protected]),或到董总网站(https://70th.dongzong.my/)了解详情。

 

董总秘书室独中教育研究与发展组  敬启

活动资讯

【教育名师讲堂】

主题:教育的未来

日期:2024年8月3日(星期六)

时间:9:30 AM – 12:00 PM

地点: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 再春大讲堂

主讲嘉宾:

  • 杨瑞清校长(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 程介明教授(香港大学荣休教授)

报名链接:https://bit.ly/4a52VhO,或扫描二维码报名

洽询 :董总秘书室曾小姐(电话:03-87362337 分机299;电邮:[email protected]

2024年马来西亚华文独中教育盛会 闭幕典礼 董总主席陈大锦讲词

2024年马来西亚华文独中教育盛会 闭幕典礼 董总主席陈大锦讲词

大家上午好。

 

由本会举办的“独中教育盛会”在全体与会者及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顺利完成了所有预定流程。在此,我代表董总感谢各校校长、行政主任、教师的出席,也衷心感谢在幕前幕后辛勤劳动和付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让此次的活动能成功举行。

 

《独中教育蓝图》自2018年公布后,至今已有5年多了。在《独中教育蓝图》的指引下,董总学务处陆续展开各项工作,虽然面对两年多的疫情冲击,进展受到影响,但也有可观的成果。

 

在课程改革方面,我们在2020年公布了《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课程总纲》。课程局也在《课程总纲》的指引下,对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正修订。其中,截至目前为止,初中15科中定稿了13科,高中29科中定稿了17科。

 

在统考改革方面,主要方向是:一)强化评量方面的能力建设;二)是推动校本评估。能力建设是为了强化及提升考试局成员,以及全国独中的教师在评量方面的素养。因此,考试局于后疫情期即启动各项培训工作项目,去年及今年皆安排来自台湾的学者专家,为各学科老师进行命题培训。今年更获侨委会的资助,将在8月下旬,由考试局组织各领域学科的命题种子老师赴台参加进阶培训班。校本评估有两个主要项目,即规划与推动高中三语口试及高中理科实验评量,目前这两大项目也大体按照计划进行。

 

此外,在《独中教育蓝图》的指引下,各校的教改工作也有不俗的表现。比如校订课程、学生自主学习、校本培训、校际合作等。

 

2023年发布的《学校本位课程规划与发展指南》,协助各校推动校订课程,各校也充分发挥了办学自主权。不论课程设置还是推动模式等,都有各校的特色。从中也可以看出不少是成熟的案例,值得成为我们整理出来作为其他学校仿效的范例。

 

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许多学校都有不錯的成果,概括起来有:一、线上学习平台,如谷歌教室、慕课。二、鼓励主动学习机制,如学习功程记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打好学习的基础,如阅读素养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等等。

 

在促进教师成长方面,各校都重视教师的专业资格及教专课程。而在这个基础,不少学校更进一步地推动校本师资培训和新进教师培训。一些学校更是积极推动校内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

 

在校际合作方面,总体来说,独中之间的校际合作是逐步扩大,这是可喜的现象。而与独中之外的学校,包括国中等,进行交流,在《独中教育蓝图》中是没有提及,不过还是有学校在推动着,这也是可喜的现象。

 

教育是一切的根本,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原动力,更是提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石。

 

因此,华文独中办校办学者必须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掌握现今国内外教育趋势,积极推动教育改革,重视专业人才的培育,加大对华文独中软体和硬体的投入,才能让华文独中持续不断地保有优势,永续发展。

 

最后,我谨代表董总宣布,为期3天的“华教盛会”圆满结束!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

2024年度董总会员代表大会暨 选举第33届(2024-2027年)董总中央委员州 董总主席陈大锦讲词

凝聚教育智慧,迸发前进力量 独中教育盛会圆满落幕

(加影27日讯)经过三天的热烈讨论与交流,董总举办的“2024年独中教育盛会”今日圆满结束。为期三天的活动中,与会者参与了华文独中校长交流会、教育学术研讨会暨教学成果发表会、学生行政人员成长大会暨长期服务奖颁奖礼、高中理科实验评量研讨交流会,以及有关课程领导、校本评估、校园管理、技职教育的专题演讲。

 

2018年始推独中教育蓝图,教改工作表现不俗

闭幕礼上,董总主席陈大锦强调,教育是一切的根本,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原动力,更是提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石。因此,华文独中办校办学者必须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掌握现今国内外教育趋势,积极推动教改,重视专业人才的培育,加大对华文独中软硬体的投入,方可让华文独中持续不断地保有优势,永续发展。

 

他表示,《独中教育蓝图》自2018年公布至今已5年有余。在此蓝图的指引下,董总学务处陆续展开各项工作,虽然面对两年多的疫情冲击,进展受到影响,但也有可观的成果。

 

“在课程改革方面,我们于2020年公布了《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课程总纲》。课程局也在《课程总纲》的指引下,对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正修订。其中,截至目前为止,初中15科中定稿了13科,高中29科中定稿了17科。

 

在统考改革方面,主要方向是:(一)强化评量方面的能力建设;(二)推动校本评估。能力建设是为了强化及提升考试局成员,以及全国独中教师在评量方面的素养。因此,考试局于后疫情期即启动各项培训工作项目,去年及今年皆安排来自台湾的学者专家,为各学科老师进行命题培训。今年更获侨委会的资助,将在8月下旬,由考试局组织各领域学科的命题种子老师赴台参加进阶培训班。校本评估有两个主要项目,即规划与推动高中三语口试及高中理科实验评量,目前这两大项目也大体按照计划进行。

 

此外,在《独中教育蓝图》的指引下,各校的教改工作也有不俗的表现。比如校订课程、学生自主学习、校本培训、校际合作等。

 

2023年发布的《学校本位课程规划与发展指南》,协助各校推动校订课程,各校也充分发挥了办学自主权。不论课程设置还是推动模式等,都有各校的特色。从中也可以看出不少是成熟的案例,值得成为我们整理出来作为其他学校仿效的范例。

 

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许多学校都有不错的成果,概括起来有:(一)线上学习平台,如谷歌教室、慕课;(二)鼓励主动学习机制,如学习历程记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打好学习的基础,如阅读素养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等等。

 

在促进教师成长方面,各校都重视教师的专业资格及教专课程,而在这个基础上,不少学校更进一步地推动校本师资培训和新进教师培训。一些学校更是积极推动校内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

 

在校际合作方面,总体来说,独中之间的校际合作逐步扩大,这是可喜的现象。而与独中之外的学校,包括国中等进行交流,在《独中教育蓝图》中没有提及,不过还是有学校在推动着,这也是可喜的。”

 

教育盛会紧扣独中教改目标,展示独中办学韧性与多面发展

董总执行长梁胜义在为教育盛会总结时表示,此次盛会活动涵盖教学与研究、管理与行政、课程与评量、个人成长以及技职教育,不仅紧扣独中教育改革的目标,也展示了独中办学的韧性,以及多面向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快速地革新,梁胜义认为教育工作者应当“与科技相处”,善用科技的便利来强化管理与教学。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也该不忘初心、以人为本,关照每一位学子的潜能与发展,让他们成为终生学习者。

 

本次活动吸引了300余人齐聚一堂,其中包括来自47所独中的229位代表、20位国内外教育专家学者,以及80位董总同仁;共收获“教享悦”教学成果27篇,学生活动成果11篇,教育学术论文15篇。

 

继独中教育盛会之后,董总将于8月3日在吉隆坡中华独中举办“教育名师讲堂”;并以“峥嵘七秩,风泽百代”为主题,于加影育华中学礼堂举办70周年会庆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