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认识内在与情绪做朋友工作坊
学生事务局方娟娟 整理
人为什么会有“黑情绪”?现在的学生为何“难管教”?什么是“内在小孩”?如何与“内在情绪做朋友?”
老师的情绪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为帮助老师稳定情绪,透过实务的操作演练,70位独中老师在教育心理学罗苡玲博士的带领下,认识和觉察自己的内在情绪、学会聆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学习与自己的情绪共存、学习五种内在沟通的技巧、学会与潜意识沟通,从中找到当老师的初衷,以提升并加强宿舍生活导师、训导、辅导老师等的情绪管理。
图1:2024年《认识内在与情绪做朋友工作坊》全体大合照。
董总学生事务局于3月2至3日,成功举办“认识内在与情绪做朋友”工作坊。为期两天的工作坊吸引了26所独中教师参与。工作坊主讲人罗苡玲博士运用独创“科艺育儿法”创办“幸福亭”,也是马大心理学课程研发博士,也曾出版两本育儿书籍《被囚禁的童年》以及《被囚禁的父母》的作者。
工作坊设计有六大主题,包括“情绪的黑历史”(认识和了解人为何有黑色情绪?以及情绪的来源)、“为何现在的孩子很难教”(认识青少年脑部的发展和了解基因的突变)、“内在声音是谁?傻傻分清楚”(认识内在小孩影响情绪,学会聆听自己内在的声音)、“5种内在沟通法”(学习沟通技巧)、“内外结合大作战”(以活动实践,学会与潜意识沟通),以及“如何塑造21世纪国家栋梁”(介绍9种多元智能主题和事务演练)。两天的工作坊,罗讲师把学员分成8人为一组,每组安排一位助教来协同带领实务操作演练。每次组别活动都让学员们组成不同的团队,让学员得以认识其他学员并进行互动。学员们对 罗讲师知识广博、认真授课、时间掌控好、课堂活泼、正面、表达清晰、简明不枯燥、讲话风趣、幽默有亲和力、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堂有趣、课堂灵活性与开放性等特质,抱持着欣赏与肯定的态度。
除此之外,学员们感谢罗讲师愿意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以及制造充满正能量、有安全感,以及有耐性地鼓励每一位学员,多思考和提问,多看到自己、突破自己及接纳自己,让每位学员有机会分享自己的观点、交流想法。学员们借由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当中,学会真实地面对自己和抒发自己内在的情绪,看到自己内在小孩,以及学习如何与自己内在小孩相处。更重要的是,从课程当中,学习如何滋养自己内在小孩,让它健康地成长。工作坊的宗旨为了让学员正视自己内在小孩的存在,学会与自己内在小孩打好关系、为内在小孩打预防针,以及认识和学会应用心理沟通技巧,学会自我调解自己的内在情绪,再进阶学习自我疗愈。
图2:学员上照片
图3:罗讲师邀请学员上台师范表演
图4:罗讲师与学员的互动
图5:学生事务局颜彣澔主任颁发感谢状予罗苡玲讲师及助教
图6:罗讲师赠送书籍予学员
图7:罗讲师与助教活动讨论示范
图8:助教带领学员进行贴纸回馈活动
图9:罗讲师邀请学员分享小组讨论
图10:学员分享活动心得
罗苡玲博士感谢参与的宿舍老师、行政人员、各科目的老师和辅导老师,感谢老师们与助教一同探索,踏上更有趣、更富有创意、更多层次的教育旅程。她坦言,在命运面前低头,将成为下一个轮回者,但在命运面前坚守信念并提升自己,将成为下一个领导者,引领一群内外兼修的孩子茁壮成长。最后,罗苡玲博士提醒,爱自己不是自私,正因为我们都爱自己,才有能力和能量去爱身边的人。
整体而言,对于工作坊的学习成果及收获,老师们皆表示透过分组实务演练,能够更深一层地自我察觉,学会接纳和正视自己的内在小孩,并掌握与学生的沟通技巧,而且也在个人成长上获益良多,以及了解到原来传统的教育,可以通过教育的转变、变革和蜕变来改变和教育下一代,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自我增进和提升自己的内在,学会自我照顾,方能有正能量照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