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承认华文独中统考

1975年第一届统考成功举办,为华文独中的发展迎来重大转捩点,不但让华文独中办学者吃下一颗定心丸,也开启华文独中毕业生升学的大门。

根据董总考试局的统计,截至2017年,共举办了43届的统考,累积考生人数已达 619,237 名,分别为高中 240,484 名, 初中 370,434 名及技术科 8,319 名。超过 300 所国内私立高等学府接受统考生申请就读专业课程、双联课程及其他大学课程,而国外也有超过 1000 所公立、私立高等学府认可统考的学术水平,接受统考生直接申请入学。

即便受到国内外高等学府的承认,然而统考生至今为止仍不能以统考证书进入国立大学就读。有些组织甚至一些团体以令人匪夷所思的理由强烈反对政府承认统考。尽管华社通过各种管道表达希望政府承认统考,最终却沦为一次又一次的大选宣作秀,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和落空的轮回。

统考的由来?举办的目的是什么?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统一考试,简称统考,其所颁发的文凭称为统一考试证书,英文名称为Unified Examination Certificate,简称 UEC。董总负责为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举办高初中统一考试。统考的举办目的为:

①     统一衡量各华文独立中学的学术水平;
②     为华文独立中学毕业生的升学和就业制造有利的条件;
③     为本地大专院校和外国高等教育机构提供招生的学术依据;
④     为社会人士提供一项征聘人才的依据。

在《1960年拉曼达立报告书》下,中学阶段只有“全部津贴中学”(“国民中学”和“国民型中学”) 和“独立中学”两种,其学生参加所规定的中学公共考试;不再有“局部津贴中学”;如果华文中学要获得全部津贴,就得改制为英文中学(“国民型中学”);1962 年 1 月 1 日起,政府停止对不接受改制条件的局部津贴中学的津贴,这些中学与其他已独立且不获得政府津贴的中学,属于“独立中学”(Independent Secondary Schools)。该报告书指应允许“独立中学” 继续成为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唯它们必须遵守法定要求,若不遵守则吊销学校注册。

那些拒绝接受改制的华文中学,和后来在改制中学开办的独立班而延伸创办的华文中学,以及在 1962 年至1968 年在砂拉越创办的华文中学,都没有获得政府的津贴,因此得独立自力更生,成为“华文独立中学”。

有鉴于当时独立中学缺乏一项统一鉴定独中毕业生的水平考试,不利于独中毕业生升学。1973 年底,《华文独立中学建议书》的发表为华文独立中学确立了正确的办学路线和方针,指明了华文独立中学发展的方向。董教总设立了董教总华文独立中学工委会,在工委会下设立了统一考试委员会。1974年《统一课程及考试小组报告书》出炉,于是筹办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高中、初中统一考试正式从研拟过程进入执行阶段。
    
经过近一年紧锣密鼓的筹备,1975 年正当第一届统考举办前夕,时任教育部长马哈迪突然召见董教总领袖,并指示停办统考。时任董总主席林晃昇表示举办统考并非几个人的事情,停办必须要向法律顾问咨询、开中委会议、各州要开会讨论等,要求给予2个月时间。

随之,董教总在 1975 年 11 月 30 日于雪华堂召开各州董联会、教师会、校友会代表、独中工委会、独中董事长及校长的联席会议,一致议决维持原定统考计划。第一届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高中、初中统一考试终于排除万难在1975 年 12 月 11 日、12 日以及 15、16、17 日如期顺利举办。

 

为了争取马来西亚政府承认统考证书,董总领导层做了多方面努力,应邀与雪兰莪州政府、砂拉越州政府和沙巴州政府的各官方单位代表会面,也前后拜访教育部正副部长,甚至应邀出席由首相署部长召开的会议,通过汇报与协商的方式,让有关当局进一步掌握华文独中统考的概况,以商讨承认统考事宜。

 


 其他相关连结: